利用互联网进行粮油产业的提升,现在已经在行业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从综合粮食买卖平台到各种微信群,粮油人借助各种方式逐渐打破了生意的“朋友圈”关系买卖模式,扩大市场区域和合作方的选择范围,提高生产运营效率。不看货也能保证货物质量“玉米:水分14.5、容重700、霉变1.5,能走线上交易”,11月9日,山东德州的曹峰在出发去东北之前,在手机上通过中时通发布了自己此行的调货需求,同时也联系到自己的中时通专属客服辅助进行精准对接,并特别标明“能走线上交易”的优先。对于买方的曹峰来说,走线上流程需要

利用互联网进行粮油产业的提升,现在已经在行业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从综合粮食买卖平台到各种微信群,粮油人借助各种方式逐渐打破了生意的“朋友圈”关系买卖模式,扩大市场区域和合作方的选择范围,提高生产运营效率。
不看货也能保证货物质量
“玉米:水分14.5、容重700、霉变1.5,能走线上交易”,11月9日,山东德州的曹峰在出发去东北之前,在手机上通过中时通发布了自己此行的调货需求,同时也联系到自己的中时通专属客服辅助进行精准对接,并特别标明“能走线上交易”的优先。
对于买方的曹峰来说,走线上流程需要全款预付,与线下上车打款无异,只是他为以后考量的更多些:“通过这次看货建立线上买卖关系,那以后即使不来看货也能通过线上保证我的货物质量,对方也不用担心我欠款,双方都放心。”毕竟几百上千吨玉米可不是闹着玩的。
粮油产业互联网线上化
随着互联网对各产业渐进式的颠覆,像曹峰一样利用互联网工具来做生意的越来越多,粮油产业也越来越呈现出线上化的大趋势。
有媒体分析报道称,我国的粮食生产逐步向核心主产区集中,近两年跨省流通量均保持在3400亿斤左右;据统计,未来五年我国粮食电商交易额将占粮食交易额的25%,涉外粮食电商交易额将占50%,粮食移动商务交易额将占10%。
面对未来如此的大体量,大买卖,市场需要服务能力较强的互联网平台,把很多新的服务能力搭载进去,包括网联全国信息渠道的能力,符合大宗粮油买卖特殊需求的极致支付体验能力,以及来源于场景应用而形成的大数据能力。
10月14日,国家粮食局办公室下发《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建设的方案》通知,表示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搭建完成包括交易、信息、物流、融资功能的平台建设任务。
而先于顶层设计行动起来的是市场行为。
在众多进军互联网+粮油的市场行为里,中时通已经用5年多的时间完成对市场的“初期教育”,同时,经过持续的技术升级迭代,由信息平台升级为粮油线上买卖服务平台,

解决传统粮油买卖风险
中时通的经营理念是打造“安全、诚信、快”的服务平台,通过pc端和手机app为粮点/粮储企业、各级经销商/贸易商、粮食深加工企业等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创新技术与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粮油买卖服务生态圈
据了解,中时通正在打造大连锁的概念,包括买卖服务、物流服务,仓储服务、金融服务等四个服务平台,完善分别针对小微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三种专业化服务措施,形成一个粮油买卖服务生态圈。
截止到2017年11月,中时通平台注册会员数量已经突破14万。
在实际服务中,针对于不同的用户还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新型粮油贸易商的各类需求,帮助粮油人在做生意的各个环节真正将互联网应用起来。
顶层设计的引领支撑
从目前时间和政策窗口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对科技创新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出顶层设计。
可以预见,互联网创新科技将在“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也将深深地影响到每一位粮油从业者的经营模式。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