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首先要人才振兴

时间:2023-09-26 13:28:08
简介:由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许多乡村人才持续流失,乡村振兴普遍面临'一将难求'。‘人才进退国安危’,人才同样决定着我国乡村的未来。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省文联主席张帆表示。张帆告诉我们,目前乡村在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个是存量劳动者素质偏低。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8.3%,小学及以下的占43.4%。实用型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7%。而由于区位、交通、气候及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劣势明显,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没有优势,人才更是引不进。此外,人才返乡在土地、户籍、医保、社保等制度方面的机制不畅也阻碍了乡村人才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优先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必须予以重视。'张帆建议,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位置。张帆还强调了强化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性供给的重要性。他认为,政府应关注当地返乡人才的社会经济价值,及时出台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力度,实现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公积金等'户随人转'。

由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许多乡村人才持续流失,乡村振兴普遍面临“一将难求”。“推动农村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人才进退国安危’,人才同样决定着我国乡村的未来。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省文联主席张帆表示。

张帆告诉我们,目前乡村在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个是存量劳动者素质偏低。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8.3%,小学及以下的占43.4%。实用型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7%。其次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较之以往的年代,农村人才经受着更大的冲击、诱惑和挑战。“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观念不足以支撑他们留在农村。而由于区位、交通、气候及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劣势明显,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没有优势,人才更是引不进。此外,人才返乡在土地、户籍、医保、社保等制度方面的机制不畅也阻碍了乡村人才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优先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必须予以重视。”张帆建议,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乡村振兴战略首要位置。加强和改进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真正把党管人才工作覆盖到农村,并把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加快出台乡村振兴中长期规划,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规划的首要位置,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让农村人才具有稳定、清晰的发展预期。

“乡村振兴还应实施人才协同战略,系统解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后的现状。”在张帆看来,一方面,要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流动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以培养当地农民人才为主,加快实现由简单“办班”向系统“育人”转变,定向培训一批能适应现代农业、有志于扎根农村的农民大学生。

张帆还强调了强化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性供给的重要性。他认为,政府应关注当地返乡人才的社会经济价值,及时出台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户籍、社保等相关制度城乡一体化的改革力度,实现医疗、养老、失业、住房公积金等“户随人转”。“构建人才分享农村发展的机制和渠道,建立健全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张帆表示。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9560.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