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引种要注意什么?水稻三大引种误区可别犯

时间:2024-04-01 09:59:36
简介:近年来农民自发引种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实农民所需种子可到当地农业部门和种子部门购买。如果实在需要引种,以下水稻三大引种误区可别犯。因为某些品种确实大穗,甚至超大穗,但缺点十分明显。如结实率低,有效穗严重不足,易倒伏、感病、米质差等,尽管穗型大,产量并不高。其实,构成产量因素除每穗粒数(颖花数)外,还有结实率、有效穗数、粒重等。只有产量高、米质好、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在生产上才有推广的价值。北种南引或高海拔地区品种引到低海拔地区种植,生育期缩短,故一般应引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引种后必须经小面积试种,经1一3年试种成功,确定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才能大面积种植。不经检疫,一些检疫对象一旦随引种而扩散,遗害无穷,损失不可估量。所以,不管引种多少,都要经当地农业部门的检疫机构进行检疫。如果有检疫对象,坚决不引,确实没有检疫对象的,引进时开具检疫证书。

水稻引种要注意什么?近年来农民自发引种的现象比较普遍,其实农民所需种子可到当地农业部门和种子部门购买。如果实在需要引种,以下水稻三大引种误区可别犯。

一、盲目引大穗品种

不少农户冲着大穗、超大穗、狼尾稻等盲目引种,认为大穗就可以高产,结果事与愿违。

因为某些品种确实大穗,甚至超大穗,但缺点十分明显。如结实率低,有效穗严重不足,易倒伏、感病、米质差等,尽管穗型大,产量并不高。

其实,构成产量因素除每穗粒数(颖花数)外,还有结实率、有效穗数、粒重等。

因此确定品种的优劣,不仅要看穗子的大小,还要看其它性状。只有产量高、米质好、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在生产上才有推广的价值。

二、不经试种就引种

不少引种者认为异地良种引进到本地就一定表现好,引进后不经试种而盲目种植,造成减产。

有些良种在当地确实表现良好,但引到异地种植却不一定表现好;有些品种引进后生育期变长,因而要注意是否能安全齐穗;有些品种引进后生育期缩短,因而要堤防有可能引起减产。

南种北引或低海拔品种引到高海拔地区种植,生育延长,晚稻还要考虑能不能安全齐穗,故一般引生育期较短的品种。

北种南引或高海拔地区品种引到低海拔地区种植,生育期缩短,故一般应引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引种后必须经小面积试种,经1一3年试种成功,确定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才能大面积种植。

三、不经检疫就引种

水稻有些属于检疫对象的病虫草害,但它们仅局限于疫区。而有些引种者没有检疫意识,随便引种。

不经检疫,一些检疫对象一旦随引种而扩散,遗害无穷,损失不可估量。

所以,不管引种多少,都要经当地农业部门的检疫机构进行检疫。如果有检疫对象,坚决不引,确实没有检疫对象的,引进时开具检疫证书。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2613.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