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培育技术措施(2)

时间:2024-03-30 09:57:09
简介:方式为生态疏伐,对那些不宜采取块状、带状间伐的林分采用生态疏伐,伐去生长过密木、林冠下层生长不良和径级小的濒死木、枯死木和居于林分林冠上层的林木。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木蓄积量的15%~20%。①块状间伐更新:在成过熟林中因小班面积较小,在2hm2以下,林龄在过熟龄以上,林分老化、生理衰退、年生长量极低的林分采取整体伐除更新。②带状间伐更新:以小班为单位,小班面积较大,在2hm2以上,林龄在过熟龄以上,林分老化,生理衰退生长停止且生态保护较重要的林分施以带状间伐更新方式,即沿等高线或垂直等高线设置间伐抚育带或更新带,规格为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带间距视小班地形而定,一般间距设定为抚育间伐带2~3m,保留带8~10m,带的长度依据小班自然地形而定。选择土壤深厚,坡度较小,全面(或局部)整地,挖大穴。选择植株健壮,胸径在3~5cm,分枝较低、无病虫害,鞭芽饱满,2~3年生的壮龄竹作为母竹。要及时栽植,栽植的深度应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略深3~5cm,栽植穴略大于母竹竹蔸。栽种时,竹蔸周围铺上杂草,防止水分蒸发。栽后加强抚育管理,护笋养竹。可用容器苗亦可用裸根苗,随起随栽。一般在3月底前栽植完毕。

2.2成熟林过熟林的培育改造

(1)间伐抚育。方式为生态疏伐,对那些不宜采取块状、带状间伐的林分采用生态疏伐,伐去生长过密木、林冠下层生长不良和径级小的濒死木、枯死木和居于林分林冠上层的林木。第一次间伐强度为林木蓄积量的15%~20%。

(2)间伐更新。①块状间伐更新:在成过熟林中因小班面积较小,在2hm2以下,林龄在过熟龄以上,林分老化、生理衰退、年生长量极低的林分采取整体伐除更新。②带状间伐更新:以小班为单位,小班面积较大,在2hm2(不含2hm2)以上,林龄在过熟龄以上,林分老化,生理衰退生长停止且生态保护较重要的林分施以带状间伐更新方式,即沿等高线或垂直等高线设置间伐抚育带或更新带,规格为等间隔或不等间隔。带间距视小班地形而定,一般间距设定为抚育间伐带2~3m,保留带8~10m,带的长度依据小班自然地形而定。

3更新树种的选择及

栽植

技术要点

根据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生态优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原则,生态公益林低效林更新改造造林宜选经济林类树种等。

(1)毛竹。选择土壤深厚,坡度较小,全面(或局部)整地,挖大穴。选择植株健壮,胸径在3~5cm,分枝较低、无病虫害,鞭芽饱满,2~3年生的壮龄竹作为母竹。要及时栽植,栽植的深度应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略深3~5cm,栽植穴略大于母竹竹蔸。栽种时,竹蔸周围铺上杂草,防止水分蒸发。栽后加强抚育管理,护笋养竹。

(2)油茶。选择1~2年生苗,海拔600m以下,向阳缓坡,土层深厚的立地条件,初植密度为2m×3m,即1650株/hm2。栽植时要根系舒展,深度适中,栽紧踏实,阴天或雨后栽植为佳。可用容器苗亦可用裸根苗,随起随栽。一般在3月底前栽植完毕。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1164.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