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楸树的楸梢螟

时间:2024-03-29 10:58:09
简介:楸梢螟又叫楸蠹野螟,在山东省分布普遍。该虫主要危害楸树苗木和幼树,致使幼苗不能出圃,幼树枯梢,干形弯曲不能成材,严重地影响了楸树的发展。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条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或4月初幼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中旬幼虫在虫道上方化蛹,经1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叶背面,夜间活动。卵多单产于楸树新梢上部和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从新梢顶端或叶柄处咬孔蛀入。幼虫危害初期,蛀孔外粘连粪屑,后期仅留圆形蛀孔。末龄幼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幼虫1生能蛀食虫道长8-12厘米,平均8.5厘米。新梢被害后发生萎蔫现象。禁止带虫苗木人为传播蔓延。②在春季楸树开始展叶时组织劳力结合春季修枝,剪除有虫枝梢,以降低虫口基数。③对苗木和当年定植的幼树在春季展叶时,在树根际施3%呋喃丹颗粒剂,每株25克,当年可免受楸梢螟危害。

怎样防治楸树的楸梢螟呢?楸梢螟又叫楸蠹野螟,在山东省分布普遍。该虫主要危害楸树苗木和幼树,致使幼苗不能出圃,幼树枯梢,干形弯曲不能成材,严重地影响了楸树的发展。

一、楸树楸梢螟的发生特点

楸梢螟在山东省胶东地区1年发生1—2代,在鲁中南山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条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或4月初幼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中旬幼虫在虫道上方化蛹,经15天羽化为成虫。

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叶背面,夜间活动。卵多单产于楸树新梢上部和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从新梢顶端或叶柄处咬孔蛀入。

幼虫危害初期,蛀孔外粘连粪屑,后期仅留圆形蛀孔。末龄幼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幼虫1生能蛀食虫道长8-12厘米,平均8.5厘米。新梢被害后发生萎蔫现象。

二、楸树楸梢螟的防治方法

根据楸梢螟的生物学特性,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①严格检疫。禁止带虫苗木人为传播蔓延。

②在春季楸树开始展叶时(越冬幼虫化蛹期)组织劳力结合春季修枝,剪除有虫枝梢,以降低虫口基数。

③对苗木和当年定植的幼树在春季展叶时,在树根际施3%呋喃丹颗粒剂,每株25克,当年可免受楸梢螟危害。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0701.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