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菜产业和品种改良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4-01-16 14:55:15
简介:江苏是我国油莱主产省和高产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油菜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1年江苏省油莱种植面积超过67x104hm2,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总产量140x104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平均单产达2lookg/hm2,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目前江苏油菜产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扩面中增产,选优促进增效,逐步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形成应对人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支柱产业。1江苏油菜产业的发展 1.1低水平徘徊阶段上世纪50-60年代,江苏省油菜种植面积60-70万公顷,单产低于750kg/公顷,总产不足100万t,年份间总产波动较大。食油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实行低水平定量供应。油菜品种为白菜型地方品种,甘蓝型晚熟品种胜利油菜、早生朝鲜引进并开始系统育种。江苏省的油菜面积从500万公顷,迅速上升至670万公顷,总产从不足1000万t增长至1400万t。双低油菜品种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得到生产者的认可,并且成为主体品种。育种机构与种子生产部门联合开发双低杂交油菜种子品牌,规模逐年扩大,种子纯度迅速提高。

江苏是我国油莱主产省和高产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油菜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1年江苏省油莱种植面积超过67x104hm2,约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总产量140x104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平均单产达2lookg/hm2,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油菜提供了发展空间;二是油菜品质遗传改良的成果为品种调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江苏油菜产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扩面中增产,选优促进增效,逐步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形成应对人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支柱产业。

1江苏油菜产业的发展

1.1低水平徘徊阶段上世纪50-60年代,江苏省油菜种植面积60-70万公顷,单产低于750kg/公顷,总产不足100万t,年份间总产波动较大。食油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实行低水平定量供应。油菜品种为白菜型地方品种,甘蓝型晚熟品种胜利油菜、早生朝鲜引进并开始系统育种。品种老、水平低,产业规模小。油料

加工

业非常落后,市上以供应毛油为主,菜粕均作为肥料。

1.2缓慢增长阶段上世纪70-80年代,油菜种植面积增长至300-400万公顷,单产上升至1500kg/公顷左右,总产400-500万t,增长比较稳定,一批早熟高产品种全面普及。油菜产业水平有所提升,加工工艺有所改进,浸出法取油在县级以上国营油厂推广。

1.3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

粮食生产

的增长超过需求,粮经比例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急切解决油料供应不足问题。因此90年代油菜生产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农业部提出发展长江双低油菜带生产的战略性调整得到各省的响应,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使双低油菜品种的推广得到落实。江苏省的油菜面积从500万公顷,迅速上升至670万公顷,总产从不足1000万t增长至1400万t。双低油菜品种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得到生产者的认可,并且成为主体品种。育种机构与种子生产部门联合开发双低杂交油菜种子品牌,规模逐年扩大,种子纯度迅速提高。油脂加工企业开始瞄准市场,开发低芥酸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饼粕的加工也得到重视,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迫切加快发展才能适应人世的挑战。从上述三个发展阶段来看,第三阶段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初步解决了全省食用植物油供应的落后状况,人们开始认识低芥酸菜油的好处,但是油菜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主要障碍是双低油菜品种供种质量不够稳定,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化生产,插花种植情况普遍,订单收购没有广泛推行,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健全,产前、产中、产后联系不够紧密,双低菜籽资源严重浪费。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872611.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