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八大变化,未来会给农民带来哪些影响?

时间:2023-09-26 11:58:07
简介: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主要作物单产提高幅度是:小麦26%,玉米11%,稻谷10%,棉花31%。水果、蔬菜和畜禽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更高。农业装备,日益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显著提高。10年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36%提高到66%。这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并且更好地满足了农时要求。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安全在更高水平上获得保障。显然,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增幅,均远远超过人口增长的幅度,是人口增幅的3-14倍。所有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数量,均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从10年前的43%,下降到去年的32%。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工资水平提高,两方面的合力,使得务工收入超过农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比重为41%。再加上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非农收入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3%。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超过gdp增速近10年中,全国人均gdp增长了2.2倍,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3.0倍。农村的设施和环境,大为改善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为重中之重的农业农村,理所当然地,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那么,进入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到底有哪些重大变化和重大特征呢?弄清这些,对于推进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到来,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独立地看某一年,似乎也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回顾的目光放远一点,例如10年,做一番前后比较,我们就会蓦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变化。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前所未有1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作为重中之重的农业农村,理所当然地,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那么,进入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到底有哪些重大变化和重大特征呢?弄清这些,对于推进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的到来,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独立地看某一年,似乎也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我们把回顾的目光放远一点,例如10年,做一番前后比较,我们就会蓦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那么多那么大的变化。

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前所未有

10多年前,农民缴税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现在,农业补贴,已经成为常态,成为理所当然。各种农业补贴政策,五花八门,不断出新,以至于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谈到农业问题,几乎必提补贴建议——补贴成了不言而喻的事。放眼世界,没有哪个发展中国家,有我国这样的农业补贴种类和补贴水平。其实,在某些补贴方面,我们也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

农业科技,成为主要驱动力量

10年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7%提高到57%。主要作物单产提高幅度是:小麦26%,玉米11%,稻谷10%,棉花31%。水果、蔬菜和畜禽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幅度更高。

农业装备,日益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显著提高。10年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36%提高到66%。无人机、物联网等引领性的先进技术,也在兴起。这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并且更好地满足了农时要求。

生产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

通过土地流转集中以及各种组织化方式,农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畜牧生产方面,集约化的进程更快。最传统的畜禽饲养方式,三两头猪,十几只鸡,已经很难找到,等等。

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安全在更高水平上获得保障。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增长幅度为5%,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增长幅度为:粮食28%,油料15%,糖料32%,肉类24%,蛋类23%,奶类36%,水产52%,水果70%。显然,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增幅,均远远超过人口增长的幅度,是人口增幅的3-14倍。所有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数量,均明显提高。中国人的饭碗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获得了更可靠保障。

农民生活水平,走向富裕

近10年来,农民人均收入,从3587元,提高到12363元。而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更为显著。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从10年前的43%,下降到去年的32%。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低于30%就属于富裕了,是一般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实际消费水平看,2016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17辆,计算机28台,电冰箱90台,移动电话241部……所有这些,在10年前,很少有人能够预想预测到。

外出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

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工资水平提高,两方面的合力,使得务工收入超过农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比重为41%。再加上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非农收入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3%。

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超过gdp增速

近10年中,全国人均gdp增长了2.2倍,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3.0倍。农业劳动力更少了,从3.2亿人减少到2.2亿人,而所创造的农业增加值总量却更多了,是原来的2.7倍。

农村的设施和环境,大为改善

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供电供水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这方面的理念日益普及,深入人心,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榜样。农村义务教育、医疗设施、社会保障制度等,也进入了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的阶段。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全球农业趣闻,图片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支持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心声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8898.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