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一菜农自建“立体式”排水系统

时间:2023-09-26 09:29:02
简介:近日,受台风'贝碧嘉'影响,我省出现特重度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截至8月16日,海口51个蔬菜基地被淹,面积达1.62万亩。17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走进梁法高承包的菜地,发现地面十分干爽。每垄菜之间以及菜地四周都挖了明沟,菜地东部低洼处一根直径50厘米的白色pvc管道露出半截,其余部分深扎进水沟,直达地下3米,一直通到南渡江,总长度达190多米。'这套排水系统的关键之处就是立体排水。明沟加下面两条暗管,地上地下同时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梁法高说,有了这套排水'神器',台风'威马逊'期间他的农田都没有被淹。明沟中的水一部分向西、向南流入南渡江,一部分向北、向东流进鱼塘、水田,其余则汇入东部低洼处pvc管形成的'暗渠'。下午4时30分,天空放晴。梁法高是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2012年来海口承包土地种菜。'海口一到夏天就高温多雨,有时几乎是每天下午一场暴雨,菜地经常被淹。'程方遒认为,这套排水系统造价低、效果好,各蔬菜基地可因地制宜予以借鉴,'但保证菜地不被淹的首要条件把基地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段,其次才是科学规划设计排水系统。

【海南海口一菜农自建“立体式”排水系统】近日,受台风“贝碧嘉”影响,我省出现特重度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截至8月16日,海口51个蔬菜基地被淹,面积达1.62万亩。

海南日报记者17日在海口市灵山镇省无公害农产品协会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群山村基地采访时发现,当别的菜农正开足马力用抽水机排水时,菜农梁法高通过一套自制的地上地下“立体式”排水系统,让自己的农田经受住了暴雨的“洗礼”。

17日下午,海南日报记者走进梁法高承包的菜地,发现地面十分干爽。地里的上海青、芥菜苗都是绿油油的,完全没有被水淹过的痕迹。每垄菜之间以及菜地四周都挖了明沟,菜地东部低洼处一根直径50厘米的白色pvc管道露出半截,其余部分深扎进水沟,直达地下3米,一直通到南渡江,总长度达190多米。

“这套排水系统的关键之处就是立体排水。地下暗管落差大,管径粗,排得快。明沟加下面两条暗管,地上地下同时运行,效率大大提高。”梁法高说,有了这套排水“神器”,台风“威马逊”期间他的农田都没有被淹。

17日下午3时30分许,灵山镇又下起了大雨,海南日报记者亲眼见证了这套系统高效排水的过程:这块200多亩的蔬菜基地全部安装了防虫网,雨水打到网面上会被反弹,形成细小的水滴慢慢散开,从网洞中落下,通过菜垄之间的水沟汇聚到四周的明沟之中。明沟中的水一部分向西、向南流入南渡江,一部分向北、向东流进鱼塘、水田,其余则汇入东部低洼处pvc管形成的“暗渠”。

顺着地上主沟向西走,在最后5米处,地面主沟消失,长满了杂草灌木。另一根白色pvc管扎进1.5米深的土里,把之前地面主沟中的水“截住”,直接从地底排往南渡江。

“最后这段设计很能说明建造者的匠心。”省无公害农产品协会会长、海农协蔬菜合作社理事长程方遒解释,由于地势落差,主沟最后几米的水流速度很快,会裹挟周围的土壤一起冲进南渡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最后5米地面主沟的流水又接入暗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杂草灌木更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在菜地尽头,海南日报记者看到,两根白色pvc管从地里伸出,混合着泥土的黄色雨水正“哗哗”排进南渡江。下午4时30分,天空放晴。此时,明沟、暗渠中还在不断排水,而菜垄之间水沟里的水已经排干了。

梁法高是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人,2012年来海口承包土地种菜。“海口一到夏天就高温多雨,有时几乎是每天下午一场暴雨,菜地经常被淹。我之前在广东做过水稻田的排水工程,有经验。刚开始这块菜地也被淹过,不久后我就琢磨出了这套排水系统。”梁法高说,这套排水系统是用挖掘机挖3米深主沟,放好pvc管后再填土约2米,“一共花费了2万元,可以保证周边70亩的菜地暴雨不被淹,现在看来这个投入是非常值得的。”

程方遒认为,这套排水系统造价低、效果好,各蔬菜基地可因地制宜予以借鉴,“但保证菜地不被淹的首要条件把基地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段,其次才是科学规划设计排水系统。”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7673.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