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荚兰属植物繁殖与温室栽培

香荚兰为兰科香荚兰属常绿攀缘植物,又称香子兰、香草兰、梵尼兰、香果兰、香兰等,是热带雨林中的一种大型兰科香科植物,全属约有110个原生种。
香荚兰广泛分布于热带美洲、热带亚洲、新几内亚和非洲西部,我国有3~4个原生种,产于华南和西南部及台湾地区。根、茎、叶都为肉质,具多节,株高可达数米,叶对生,长椭圆或披针形,叶脉平行不明显,总状花序生于叶腋,具数花至多花,花较大,蜡质,具浓郁的香味。花序具连续性开放,并结荚果,有些种类的肉质荚果具浓郁的香味,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常见栽培种类有非洲香荚兰、白花香荚兰(产于台湾)、狭瓣香荚兰、越南香荚兰(我国中南部也有野生分布,也称南方香荚兰)、无叶香荚兰、双色香荚兰、婆罗洲香荚兰、哥伦比亚香荚兰、魔香荚兰、流苏香荚兰等。
繁殖
香荚兰具圆柱状肉质茎,茎上名节常生出气生根,可通过切茎法繁殖。大规模生产中可通过无菌播种或组织培养。
茎蔓扦插繁殖选择健壮无病的母株剪成每条长40~100cm,以18~24节间的长插条为好,比短插条能早开花。扦插时间宜在4~6月或9~10月,插条切下后不需要生根剂,需要先晾干,再插入潮湿的珍珠岩中或沙质土壤,扦插容器可选普通的花盆或塑料盆,扦插时插穗基部按“u”字形浅埋入土1~2cm深为宜,并露出叶片和两端切口,以免病菌从伤口侵染和切口腐烂。插后竖立支柱绑扎茎蔓,置于27℃的环境下,每天需要浇水和喷雾,保持高温高湿的略遮阳环境,并注意不能使扦插苗失水过多或积水导致植株霉烂。喷水时应控制水量和冲力,要求喷出的水细雾均匀,冲力过大易冲散表土和碰伤嫩茎嫩叶。当插穗长成根系后,可隔15~20天左右浇施1次稀薄的液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在低温期间,植株处于休眠状态,不宜喷水。必要时,也要在午后水温比较高时进行喷水,以避免嫩叶冷害。
无菌播种香荚兰开花后,自然授粉率极低,需要熟练工人进行授粉,通常于上午用小竹签或镊子将横在花粉与柱头之间的蕊喙轻轻戳掉,将花粉压向柱头,使花粉块与柱头附着在一起,即完成一朵花的授粉操作。授粉成功的花朵,花冠在几天内不因枯萎而凋落,子房伸长发育特快,大约一个半月后,果荚基本稳定。种子呈圆形,细小,少者几百粒,多者10多万粒,一般1~3万粒。
取授粉后6个月收获的未成熟的果荚,用温和洗涤剂清洗,表面用50%次氯酸钠消毒20分钟,在无菌条件下保存果荚,24小时后重复1次使用氯酸钠的处理。将变色部分切除并丢弃,用锋利的解剖刀将剩余部分的外果皮除去。并制备约2~5mm的横切片,将盘片径向切成四段,将附着胚乳组织和种子的外植体置于培养皿中的半固体培养基上。以ms基础培养基,添加3%蔗糖、萘乙酸4.0mg/l、6-卡基氨基嘌呤1.0mg/l、酪蛋白(酸)水解液500mg/l、盐酸硫胺素5.0mg/l和肌醇1000mg/l为原料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培养基的ph值调整为5.8,并用0.7%琼脂硬化。培养物用胶膜密封,在25℃±2℃的暗中培养,16天后进行外植体继代培养。
组织培养在任何时候都可采取母株的初生顶芽或节段作外植体,去叶和攀缘根后,用50%jik(利洁时公司的产品)与teepol清洗剂或吐温20进行混合消毒15分钟,然后用70%乙醇洗涤10分钟,用无菌蒸馏水彻底冲洗3~4次,在超级工作台上将芽茎节点截段,接种于ms、vw或改良kc的培养基。添加激素iaa或naa0.01~0.5mg/l及6-ba0.2~2.0mg/l,改良kc基本培养基附加ba与naa或iaa为好。也可补充不同类型和水平激素,如ms培养基附加1h-嘌呤-6-胺硫酸盐160mg/l+l-半胱氨酸40mg/l+抗坏血酸150mg/l+柠檬酸150mg/l+6-ba10mg/l+naa1mg/l,或ms+1h-嘌呤-6-胺硫酸盐160mg/l+l-半胱氨酸40mg/l+抗坏血酸150mg/l+柠檬酸150mg/l,或ms+6-ba0.1mg/l+激动素2.15mg/l+naa0.2mg/l,或ms+盐酸硫胺素1.5mg/l+盐酸吡哆醇2.4mg/l+烟酸4.0mg/l+甘氨基酸26.6mg/l+肌醇555mg/l+蔗糖30g/l。每日维持温度25℃±2℃,光照16小时,暗光周期,培养2~3个月后,将成功发芽的植株切成带节的茎段,转入新配制的不同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如6-ba0.2~1.0mg/l和naa(或iaa)0.2~1.0mg/l较为合适。也可采用改良kc+kt6mg/l+iaa0.2~0.5mg/l,或以ms+1h-嘌呤-6-胺硫酸盐160mg/l+l-半胱氨酸40mg/l+抗坏血酸150mg/l+柠檬酸150mg/l+6-ba10mg/l。培养2~3个月后,幼苗粗壮,同时茎节有根生长。如果使用ms或改良kc时,在已形成3cm的芽条直接转接入去掉或减少6-ba用量的培养基中,但改良kc中,去掉kt,将ba提高2mg/l。壮苗培养成有根和有叶后,打开瓶盖置于温室阴蔽处炼苗1周。炼苗后移栽到小盆中,基质以疏松透气、排水的沙质土或泥炭土,ph值在6.5左右,移栽时注意不能埋土过深,使根能接触土壤即可。移栽后用1000倍液的杀菌剂喷雾灭菌,并保持基质湿润,空气湿度在80%~90%,温室控制在27℃,以弱光下缓苗培养,1周后以漫射光至短时间直射光照,以有利茎干伸长,增粗、叶片增大,茎节上气生根生长。2~3个月后,苗有8节以上,即茎长30cm时移栽至大花盆中定植。
专栏兰花鉴赏与栽培作者:易花得木9.9币88人已购查看温室盆花生产
香荚兰是大型攀缘性兰科植物,除了用作天然香料产业外,也可作中大型盆花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香荚兰虽在18世纪才被利用,在欧美等国家家庭中都有香荚兰盆花栽培,我国南方各省家庭中也有香荚兰盆栽观赏。香荚兰原产热带低纬度地区,对光、温、土、水等生态环境条件有特殊的适应和要求,适于在南北纬20°以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温差小的地区。因此北纬20°以上的地区宜在塑料温室或玻璃温室,并设有内外双层遮阳控制系统、微雾降温系统、强制通风系统等。香荚兰盆栽亦可在地上摆放,不需要栽培床架,也可在大型温室中吊盆栽培,自然垂直生长,与其他耐阴的植物一起栽培。
香荚兰易于栽培,盆栽基质可选择沙质土或腐殖质土壤,或腐叶土、山泥等加适量河沙混合配制,也可使用泥炭土与珍珠岩按2∶1比例混合配制成无土基质。盆器以口径20~30cm的大花盆,吊盆栽培可选择口径15~20cm的中型塑料盆。除低温季节外,其余月份均可定植,但以清明前后,气温在20℃以上时定植效果最好、生长较快。扦插苗每盆定植3~4株,组培苗于苗高30cm时定植,起苗时需小心,以避免嫩茎和新根折断。香荚兰是浅根系植物,必须浅植,只需盖土1~5cm即可。定植后需制作盆架,架材可采用包被水苔的钢铁或棍子,或塑料水管作支架,高度一般在1.5m左右,每盆插3~4根,并用弯成圆形的铁丝上下分别固定成三角架或“井”字形支架。香荚兰是攀缘生长特性,应注意定期巡视,当藤蔓生长至30cm左右高度时,应及时将藤蔓绑扎在支柱上,牵引其缠绕着方向生长,以构成较为合理的攀缘布局。
在养护过程中,要随时喷水,并定期喷杀虫剂、杀菌剂预防病虫害,避免大面积严重流行。当植株长大后,盆株不能紧密摆放,要及时分隔距离,以便于茎蔓生长粗壮、开花多。定植苗第1次施肥时,以稀薄的液体肥,每半月1次。生长特别旺期,切不可缺水,喷水要细、均匀,以免损伤植株和冲刷土壤。香荚兰是阴性植物,苗期必须遮阴,透光度宜在30%左右,并应保持室温在20℃~27℃,高温期注意通风降温,空气相对湿度75%~85%,持续阴雨天气及时加大通风量,低温期注意闭棚保温,防止植株受冻。
花叶香荚兰
组培定植苗
养护管理
光照香荚兰属于半荫蔽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如果直射太强的阳光,香荚兰植株很容易被晒伤,导致叶片变黄或苍白,并呈现黑色斑点,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因此在温室中栽培应以上层遮光50%~60%,夏季直射光线太高而使温度上升,需加盖温室内层遮阳网,若温度高于35℃以上时,应启动抽风扇系统,并开启雾化降温机。秋季阳光锐减,需少遮阳,以漫射光为主并加上短时间直射阳光,有利叶片和茎干增粗,植株在越冬期能抵抗寒抗冻能力。
温度香荚兰属热带植物,要求日平均温度为18℃~32℃,通常2~3月平均气温18℃~20℃,花芽和腋芽开始萌动抽生,4~6月平均气温在22℃~27℃为现蕾至开花期,5月下旬至10月平均气温在24℃~34℃,为茎蔓和果荚生长发育盛期。因此在温室中栽培以最佳适合的温度则在22℃~29℃之间,一些低温地区就不适合香荚兰的生长发育,需要通过加温的温室管理,夏季酷暑期注意遮阴和加强温室内的降温措施。
湿度和水分香荚兰抗旱能力差,对水分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以空气湿度80%~90%生长正常,低于75%不利于茎蔓生长。香荚兰是浅根性植物,地下根和气生根吸收水分很重要,一般来说,土壤水分容量应保持在25%~30%,太低植株很快枯萎,太多的水分根部容易腐烂。因此,喷水量和次数视当天气温和盆中基质湿度而定,不可过干过湿。另外,除保证温室内新鲜的空气和足够的湿度、温度外,应勤开天窗换气。

肥料香荚兰生长期需要大量肥料,幼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每半月施1次含氮量高肥料,每隔12~14个月施1次奥绿肥312s控释肥散施于盆面。叶面每半月喷1次1000倍液的花宝液肥或磷酸二氢钾液肥。当温度低于18℃以下时,则不需要施肥。开花、结荚前需各施1次含磷、钾高的肥料。
花期管理香荚兰植株通常在1~2月或4~8月的第3年为开花期,应停止施肥,并修剪藤尖。在此阶段,应提供充足的浇水次数,以诱导更多的花。花后如需要果荚,可进行人工授粉,以获得香味的果实。授粉的最佳时间是上午7~10点。花期为3周。
病虫害防治
危害香荚兰的病虫害很多,病害比虫害更为严重,有时引起大流行,造成整株死亡。
根腐病会使叶片和茎变黄,根变成褐色,导致根系腐烂。移除受影响的根,减少覆盖和土壤浸湿。喷洒0.2%百菌清、多菌灵、敌克松等防治。
枯萎病会在叶片和茎上产生棕色斑点,然后将叶片的颜色变黄,导致茎和叶片腐烂。是通过喷洒杀菌剂控制。
茎腐病会使茎蔓变成褐色和腐烂组织。移除并摧毁受影响的部分,可喷洒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防治,1个月后重复喷洒1次。
茎尖腐烂病会导致茎尖和叶尖的腐烂。每隔2周喷洒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
炭疽病在叶、茎蔓上引起叶斑和茎斑,及时修剪病枝、病叶等病残体,可用炭克、扑克拉锰等防治。
香草蚜虫多在嫩芽中吸取汁液,导致腐烂。及时喷洒敌杀死农药杀灭。甲虫可收集和销毁。喷马拉硫磷、好年多等农药杀灭。
香草藤象甲常侵入并吃掉叶片和嫩茎。在成虫期收集和消灭杂草,并喷好年多、敌杀死等农药防治。
毛毛虫危害植株营养芽,并吃掉叶片和嫩茎。收集和消灭这些昆虫,可用乐果、敌敌敌畏、敌杀死等农药消灭。
白蛆昆虫以根为食,最终破坏了藤根。用0.05%氯吡磷浸湿土壤。
蛾类幼虫危害嫩梢、嫩叶,也危害果荚及气生根。幼虫咬食和咬断嫩蔓,致使新嫩梢停止生长。喷洒敌敌畏或敌杀死等农药。
蜗牛及蛞蝓危害幼嫩部分,可用密达、灭旱螺诱杀。
盆栽立支柱绑枝蔓长势
帝王香荚兰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7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