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干尖线虫阿维菌素和噻唑磷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室内毒力较高

时间:2023-09-26 09:28:56
简介:为明确不同农药药剂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效果,探索其最佳使用剂量,为田间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进行了4种药剂浸种对干尖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在25℃下浸种48小时后,调查各药剂对干尖线虫的毒力效果。结果显示,3.2%阿维菌素ec防效最好,其10,000倍稀释液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致死率在90%以上,校正防效为91.27%;10.5%噻唑磷ec的防效次之,其500倍液的防效为79.9%;25g/l的溴氰菊酯ec以及90%杀虫单sp的各个稀释液防效均在65%以下。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国批准登记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农药品种只有杀螟丹和二硫氰基甲烷两种,其中二硫氰基甲烷产品登记证均早已经过期;噻唑磷尚未获批在水稻上登记,溴氰菊酯则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christie)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病原线虫之一,侵染水稻后能引起水稻叶尖干枯、“小穗头”等症状,造成水稻产量下降,严重时减产达40%。该病的初侵染源为种子带虫,其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为明确不同农药药剂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效果,探索其最佳使用剂量,为田间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进行了4种药剂浸种对干尖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在25℃下浸种48小时后,调查各药剂对干尖线虫的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christie)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病原线虫之一,侵染水稻后能引起水稻叶尖干枯、“小穗头”等症状,造成水稻产量下降,严重时减产达40%。该病的初侵染源为种子带虫,其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

为明确不同农药药剂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防治效果,探索其最佳使用剂量,为田间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进行了4种药剂浸种对干尖线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在25℃下浸种48小时后,调查各药剂对干尖线虫的毒力效果。

结果显示,3.2%阿维菌素ec防效最好,其10,000倍稀释液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致死率在90%以上,校正防效为91.27%;10.5%噻唑磷ec的防效次之,其500倍液的防效为79.9%;25g/l的溴氰菊酯ec以及90%杀虫单sp的各个稀释液防效均在65%以下。

截至2017年10月底,我国批准登记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农药品种只有杀螟丹和二硫氰基甲烷两种,其中二硫氰基甲烷产品登记证均早已经过期;噻唑磷尚未获批在水稻上登记,溴氰菊酯则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7501.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