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蜜种植技术

时间:2023-09-26 08:57:49
简介:定植后进行地膜覆盖,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6定植后管理6.1肥水管理定植后7~8d内一般不需要进行浇水,若土壤湿度不足,要浇小水。坐瓜后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促进果实膨大。缓苗后为防止徒长,温度稍降,白天25~28℃,夜间14~15℃。4月中旬以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及时通风降温。越夏茬甜瓜,为减少强光危害,在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植株高度40cm左右进行吊蔓,在底部系活结,顺时针方向缠绕吊绳。生产中注意,在摘除侧蔓时一手扶主蔓,一手轻轻掰断,不要用力过大,出现大伤口,否则易染病。整枝最好在下午进行,上午湿度大,茎蔓易断,下午伤口干燥快且茎蔓韧性强。6.5授粉及吊瓜为了提高坐瓜率,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摘除田间病叶,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在霜霉病发生初期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处理1~2次,能得到有效控制。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病害发生。及时打杈吊蔓,增加通风透光。6.6.5细菌性叶斑病1)农业防治:及时摘除病叶,严禁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整枝打杈避免造成较大伤口。

基金项目:西州蜜甜瓜寿光大拱棚一年三茬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高校设施园艺实验室资

助项目(2018yy029)。

郎德山

寿光田马镇有“中国洋香瓜第一镇”的美誉,栽培甜瓜历史悠久,以往栽培“伊丽莎白”较多,创造了“王婆香瓜”品牌。近年来,“西州蜜”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大拱棚一年三茬栽培技术更是为瓜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品种选择

选择外形美观、含糖量高、口感好、适应性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西州蜜25号”,从定植到成熟65~75d。

2茬口安排

大拱棚甜瓜一年三茬栽培分别是早春茬、越夏茬、秋冬茬。

3整地施肥作畦

结合整地,早春茬和秋冬茬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鸡粪6~8m3,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50~60kg。深翻整平后作畦,生产中一般起垄栽培,垄高20~25cm,垄宽55~60cm,行宽85~90cm。越夏茬属于补充茬口,距离上茬时间短,为节约时间,采用旋耕方式。

4播种育苗

4.1适时播种

“西州蜜25号”从播种到定植的苗龄早春茬为35~38d,其余茬口33~35d。生产中采用倒推的方式,育苗时间为定植时间上推35d左右。成熟时间为定植时间推后75~85d。

4.2种子处理

将种子倒入50~55℃温水中,迅速搅拌,水温下降至28~30℃后,再浸种3~5h,捞出,用高温消毒的湿毛巾包好,放在28~30℃环境下催芽,70%以上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4.3穴盘准备

工厂化育苗采用50孔的穴盘,瓜农育苗,一般采用10cm×10cm的营养钵。

5定植

5.1早春茬

1)定植时间:2月中下旬。

2)扣棚:为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定植前20~25d进行扣棚。

3)定植标准:瓜苗2叶1心至3叶1心,5cm的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进行定植。

4)定植方法:晴天上午定植,采用暗水定植方法,即开沟或挖穴,浇小水,带坨摆苗,水渗后封沟或封穴(这样土壤表面的湿度小,利于土温回升,促进根系活动,缩短缓苗时间,提高成活率)。生产中注意早春茬严禁浇灌大水。

5)定植密度:采用双行交错定植,适宜的株距为45~50cm,每667m2定植1800~2000株为宜。定植后进行地膜覆盖,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5.2越夏茬

1)定植时间:5月中旬上茬拉秧后,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高温闷棚3~5d。

2)定植方法:选择阴天上午或晴天下午进行。采用明水定植,即开沟,带坨摆苗,封沟,浇大水。由于此期的气温、地温都较高,为适当降低地温,缩短缓苗时间,需要浇大水。

3)定植密度:此期光照充足,密度可稍大,每667m2定植1900~2100株为宜。

5.3秋冬茬

1)定植时间:8月中下旬定植前采取高温闷棚7~10d,杀灭部分病虫害。

2)定植方法:参考越夏茬。

3)定植密度:此期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每667m2定植1800~1900株为宜。缓苗后进行地膜覆盖。

6定植后管理

6.1肥水管理

定植后7~8d内一般不需要进行浇水,若土壤湿度不足,要浇小水。开花前少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防止甜瓜徒长。坐瓜后结合追肥进行浇水,促进果实膨大。果实膨大期对钾肥需求增加,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20)15~20kg。结合植株生长情况,适时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间隔7~8d喷1次,连喷2次。在网纹形成期,小水勤浇,切忌水分忽大忽小,否则网纹分布不均,出现裂瓜。果实成熟前8~10d,停止浇水。

6.2温度管理

为保证温度,早春季节,大拱棚采取3层覆盖的形式。若遇到降温天气,夜间大棚周边围草苫或保温被。缓苗期间温度稍高,提高成活率。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在16~17℃。缓苗后为防止徒长,温度稍降,白天25~28℃,夜间14~15℃。果实膨大期白天28~32℃,夜间15~17℃。4月中旬以后,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及时通风降温。生产中注意,通风采取侧面通风为好,通风口处增加防虫网,减少虫害的发生。

6.3光照管理

甜瓜喜光,生产中若薄膜外尘土较多,适时进行扫除。越夏茬甜瓜,为减少强光危害,在大棚顶部覆盖遮阳网。

6.4植株调整

“西州蜜25号”采取单蔓整枝,吊蔓栽培模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减少叶片之间相互遮阴,增加通风透光。植株高度40cm左右进行吊蔓,在底部系活结,顺时针方向缠绕吊绳。“西州蜜25号”留果节位在10~12节,9节以下的侧蔓及预留坐果侧枝以外的侧蔓及时摘除,结果蔓雌花后保留2叶摘心,主蔓保留25~28片叶摘心。生产中注意,在摘除侧蔓时一手扶主蔓,一手轻轻掰断,不要用力过大,出现大伤口,否则易染病。整枝最好在下午进行,上午湿度大,茎蔓易断,下午伤口干燥快且茎蔓韧性强。

6.5授粉及吊瓜

为了提高坐瓜率,人工辅助授粉。最佳授粉时间为08:00—10:00,选择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瓣,用露出的雄蕊轻轻涂抹雌蕊柱头,每朵雄花涂抹2朵雌花。幼瓜鸡蛋大小时,选留果型周正的定瓜,一般保留第2雌花幼瓜。当果400~500g时,为防止茎蔓折断,开始吊瓜,用细绳栓住果梗部,吊在横向的铁丝上。

6.6病虫害防治

6.6.1甜瓜疫病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注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采用高垄栽培,地膜覆盖,提高地温,降低湿度。适时摘除田间病叶,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撒生石灰消毒。

2)化学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300ml,每隔7~10d灌根1次,连续防治3~4次。

6.6.2炭疽病

1)农业防治:增施磷钾肥,喷施叶面肥,控制棚室内的湿度。

2)化学防治: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喷雾,间隔7~8d喷1次,连喷2~3次。

6.6.3霜霉病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保持通风透光。在霜霉病发生初期采用高温闷棚的方法处理1~2次,能得到有效控制。选晴天10:00左右关闭大棚,使棚内温度升至40~45℃,保持2h,然后放风降温。

2)化学防治:烟雾法,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每667m2用量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暗火点燃,熏1夜,次日早晨通风,隔7~8d熏1次。喷雾法,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间隔7~8d喷1次。

6.6.4叶枯病

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将杂草、残株病体及时清理出室外,无害化处理。早春茬、秋冬茬深翻地,高垄、地膜覆盖栽培,降低棚内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轻病害发生。及时打杈吊蔓,增加通风透光。

2)化学防治: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200~1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喷雾,交替用药,间隔7~8d喷1次,连喷2~3次。

6.6.5细菌性叶斑病

1)农业防治:及时摘除病叶,严禁大水漫灌,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整枝打杈避免造成较大伤口。

2)化学防治:用3%的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液,或77%的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间隔7~8d喷1次,连喷2~3次。

6.6.6蚜虫

1)物理防治:通风口设置防虫网。在室内设置黄板,涂抹机油诱杀成虫,黄板设置于行间,距离植株高度20~30cm,每667m2设置30~40块。

2)化学防治:用0.65%茴蒿素杀虫水剂300~4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油600~8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间隔7~8d喷1次。

7收获

“西州蜜25号”,从开花至成熟在35~38d。远距离运输时,采收期提前3~4d,当地销售时,在生理成熟期前1~2d采收。注意,采收时间在清晨或傍晚最好,保留“t”字形果柄,用剪刀剪短,用泡沫网套装,减少碰撞。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7275.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