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种植技术在线(无籽大十果桑种植技术)

时间:2023-09-26 10:55:30
简介:太和县果桑高产栽培技术陶西俊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南端,是一个人口大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国内较大的医药集散中心,总人口171.2万人。在2020年初,太和县坟台镇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人们心中的'果桑之乡',虽然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线下交易有所下降,但是线上办节活动促使果桑的销售额增大。4栽植4.1栽植时间太和县果桑栽植时间为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确保在桑树萌发前栽植。6病虫害防治危害果桑的虫害主要有桑尺蠖、桑天牛、桑毛虫、桑象虫和菱纹叶蝉等,病害主要有菌核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4月下旬注意防治果桑菌核病,果桑菌核病也是太和县果桑的重点防治病害之一。采果前15d内不可施药,发现病果及时人工摘除。10下旬,可用20%杀灭菊酯乳剂对桑园进行封园,以降低越冬代害虫基数。7采收后管理7.1中耕除草农事操作会造成果桑园土壤板结,应在桑果采摘后对果桑园进行中耕除草,以减少杂草与果桑争水争肥,降低园区湿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越冬宿主。

太和县果桑高产栽培技术

陶西俊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南端,是一个人口大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国内较大的医药集散中心,总人口171.2万人。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高粱、红薯、大豆等,经济作物有薄荷、棉花、油菜、芝麻和中药材等。

近年来,太和县利用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中药材生产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桑果业,扩展经济发展增长点。为了发展桑果产业,太和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加强桑果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太和县采用了“产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吸引带动相关产业农户发展,并安排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在2020年初,太和县坟台镇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人们心中的“果桑之乡”,虽然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线下交易有所下降,但是线上办节活动促使果桑的销售额增大。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成熟的桑果富含活性蛋白质、无机盐、7种维生素和16种氨基酸等,味道鲜甜可口,而且可以制作桑果醋、桑果脯、桑果酱、桑果汁等果桑食品饮品,炒桑枝和桑枝片可加工成果桑药品。笔者结合20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实践经验,现对果桑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品种选择

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筛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如早熟型的有无核大十、台湾长果桑等品种,中熟型的有红果1号、红果2号、四季果、白玉王、大珍珠等品种,晚熟型的有富士红等品种。果桑采摘期长达30~35d,对于以加工为主的园区,应当选择果期较短、产量较高的品种栽培,如红果1号、红果2号和8632等品种。

2栽培环境选择

2.1环境条件

果桑生产应该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避开城市污染源或其他污染源的影响;二是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三是远离交通干线和工矿区。具体来说,应该在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较好的缓坡地或平地建园。以鲜食为主的园地,应在城郊发展,规模不宜太大;以加工为主的基地,应主要考虑当地劳动力状况和运输条件。

2.2土壤条件

选择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沃疏松和土层深厚的壤土、砂壤土地块建园,要求耕作层土壤厚度在25cm以上、土壤深度在1m以上、地下水位离地表1m以下,土壤ph值在6~7范围内为最好。在栽培前,应该深耕土壤,以利于心土氧化,增强通气性和透水性。

3开沟施基肥

根据果桑的栽培密度挖定植沟,沟深50~60cm,沟宽50cm,对于坡地可以环山开沟。对于旱情较轻、土壤肥沃的坡地,定植沟可以挖浅些,反之应挖深一些。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钙镁磷肥60~75kg/hm2、油饼150~180kg/hm2、有机肥4500~6000kg/hm2。开沟后,基肥与表土混合,然后填入沟内,以低于地面10~20cm为宜,准备定植。

4栽植

4.1栽植时间

太和县果桑栽植时间为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确保在桑树萌发前栽植。

4.2栽植密度

一般情况下,果桑栽植密度以3000~3750株/hm2为宜,株距为1.5m,行距为2m。排水、通风条件好的地块宜密植,反之宜稀植。

4.3栽培方法

栽培果桑苗时,注意区分大小苗,并合理搭配授粉树与结果树,将根系逐株理顺放在定植沟内,然后踏实、浇透水。为了保水保肥,减少杂草丛生,可以将稻草、杂草铺在桑行上,以减少因农事操作造成土壤板结,杂草腐烂后可以培肥土壤。在栽培后若发现缺株,应及时用预备株进行补种;对于过于密植处,可以间除一部分植株。

5定植后管理

5.1浇水与施肥

果桑定植当年发芽后灌1次水,如果土壤墒情较差,可以再灌1次。待水下渗后覆盖防草膜、秸秆或新土,以减少水分蒸发。幼树萌芽后,追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每株用量100g。

5.2定干

果桑定植后,要培养一定高度的树干。一般情况下在离地60~70cm处剪去上部枝条,培育成一级树干]。新梢长到15~20cm时,对果桑树干进行摘心处理,促使侧枝萌发,以扩大树冠面和结果面,确保当年新梢枝条数在10~15个。

5.3果桑疏芽摘叶

对于太和县乃至阜阳市来说,一般情况下在3月中下旬,将果桑结果枝条上的弱小枝和枝干上的不定芽疏去,以减少养分消耗。在5月中下旬桑果即将成熟时,为了增强桑园通风透光性,将中、下部较为密集的叶片去除,有利于营养积累,提高桑果的品质,特别是增加桑果的甜度。

5.4追施膨果肥

在太和县,4月为果桑的开花结果期。为了促进桑果膨大,应该追施三元复合肥1次,用量为225~300kg/hm2。4月中下旬,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桑果含糖量,改善色泽,根外喷施肥最好在晚上进行。

6病虫害防治

危害果桑的虫害主要有桑尺蠖、桑天牛、桑毛虫、桑象虫和菱纹叶蝉等,病害主要有菌核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等。为了确保桑果食用安全,发生病虫危害时,应以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人工防治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防治。若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应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且控制在安全期范围内。

6.1春季

6.1.1农业防治。合理布局种植密度,对于通风、排水不好和地势低的园区,可以稀植,剪枝增光,还可以采用开沟降湿等方法。

6.1.2人工防治。对于桑芽萌发时发生的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蠖等,应及时人工捕捉;对于金龟子和叶虫类,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打落。

6.1.3生物防治。在桑园附近,准备一间寄生蜂保护室,把桑蟥的虫卵、桑螟和刺蛾茧、虫害枝和桑木虱若虫放置室内用于培育寄生蜂,然后将已经羽化的寄生蜂放入桑树林或园区内,有利于提高桑园害虫被寄生率。

6.1.4药物防治。在桑园内发现桑象虫、桑毛虫、桑尺蠖等害虫,可以用40%乐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防治;如果发现桑天牛危害,幼虫可以用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进行蛀孔注药防治,成虫可用人工捕捉防治。3月上旬,可用50%多菌灵全园喷施;3月中旬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喷施1次,7d后再喷施1次。4月下旬注意防治果桑菌核病,果桑菌核病也是太和县果桑的重点防治病害之一。如遇到阴雨天,应在枝、叶表面水分干后立即施药。采果前15d内不可施药,发现病果及时人工摘除。

6.2夏秋季

果桑是一种果叶两用植物。为了减少农药对桑叶及桑果的污染,在桑果采摘前尽量不用农药防治,桑果收获后可用农药治虫。采摘桑果后,可以用60%双效磷乳剂或40%桑宝乳油进行虫害防治,隔7d左右再施药1次。10下旬,可用20%杀灭菊酯乳剂对桑园进行封园,以降低越冬代害虫基数。

6.3冬季

冬季桑树进入休眠期后,剪去病虫枝、枯枝和枯桩,清除杂草、收集残枝落叶,并及时烧毁;对于树洞内的害虫,可以用80%敌敌畏药剂封杀;用地膜或防草膜覆盖翻耕后的桑园,防止菌核侵染树体。

7采收后管理

7.1中耕除草

农事操作会造成果桑园土壤板结,应在桑果采摘后对果桑园进行中耕除草,以减少杂草与果桑争水争肥,降低园区湿度,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越冬宿主。耕作可以分为冬耕和秋耕,一般冬耕1次、夏秋季中耕1次。

7.2适量采叶

桑果采摘完毕后,可以采一部分桑叶用来养蚕,注意采养结合。摘叶时注意摘叶留柄,每个枝条可以保留10~15片叶养树。

7.3肥水管理

在桑果采收后,结合降水可以施1次复合肥,以培养下一年挂果壮枝。施肥分为沟施和窝施2种。沟施适用于有机肥和饼肥,在距植株40cm处开沟施肥;窝施适用于无机肥,窝深10cm,一般2株施1窝。

【雨桐】带土带叶桑树苗各种水果苗北方四季盆栽种植台湾长果桑¥64.75购买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8330.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