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失败案例(泥鳅养殖条件骗局)

时间:2023-10-16 14:28:35
简介:下苗后三个月即可长成商品泥鳅规格4.泥鳅养殖的骗法俗话说:'天上的班鸠,地下的泥鳅',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四是不遵循泥鳅的生态习性和泥鳅的发病规律,在泥鳅患病后,盲目用药或乱用药,导致泥鳅大量死亡。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6.泥鳅养殖风险大不大任何一种养殖都可能存在风险,泥鳅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品,其养殖生产也存在一定风险。市场风险虽然目前泥鳅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一直攀升,但对于农民个人来讲,同样存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泥鳅养殖,主要风险在技术,如果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会导致养殖失败。目前泥鳅人工繁育泥鳅苗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规模化繁育基地并不多,主要以中、小型或家庭式经营模式存在。过度价格战,低价竞争,不仅损害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养殖户,损害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未来。泥鳅苗繁育场需要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来生存,如果这个空间被一再挤压,那受伤的还是只有养殖户。泥鳅苗种质量好,泥鳅少生病,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三是没有合适的苗种来源,通常在市场上随意乱购泥鳅苗;这些苗种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放养后泥鳅大面积死亡而造成巨大损失。

1.泥鳅养殖条件骗局

我是13年8月份在安徽海南百川泥鳅养殖购买了1000进泥鳅苗。

当时他们说只要按照他们的方法去喂养。一年可以养2季。现在是14年4月份。饲料也吃完了。(饲料也是从他们那里购买的)泥鳅还是买来的时候一样大。13年打过几次电话给培训我们的杨老师。没人接,14年3月份,打通了,但这杨老师开口就说,没大我有什么办法呢。没大你就卖掉,要么就继续养,太不负责任了。感觉被骗了,但他泥鳅苗确实又给你了,心里太不舒服了。因为他当时说有问题随时联系。哎,只能说他骗的有经验。

2.泥鳅合作养殖是真是假

建议你找懂养殖的人合作,否则,以你现在的知识,更加会让你无法翻身!养鱼的学问很多鱼病防治,鱼塘管理,放养密度,不同鱼种的分层养殖,样样是学问,靠摸索,钱都亏光了!

3.泥鳅养殖挣钱吗

泥鳅的生长周期大约是5-10个月。它的特点是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刚孵化出来的幼苗,体长约0.3厘米。一个月就可以长到3厘米左右。6个月就可以长到10厘米。一般在3-4月份上市。

查亩产达到200公斤,就可以收入约6000元,扣除繁苗成本1500元、饲料成本2000元、租地成本1000元后可能也还会有利润,当然产量如果更高的话,比如达到1000公斤,利润就比较可观了。购买大规格苗来养,1亩投苗500公斤(苗种钱约1万3),养殖后出产750公斤(养殖120天,每天投料50-70公斤,饲料用去约1万元;按30元1公斤出售收入22500元),仅扣除苗种成本和饲料费用,就已经亏本了。这是以增重0.5倍计算的,如果增重达到1倍以上,就可能有点利润。使用大规格苗来养殖,一般多数养殖者的增重在0.5倍至1.5倍之间(千万不要听卖苗的虚吹长多少倍)。

泥鳅行业里苗子主要分为两种规格,一是水花苗,一般一亩地下40-50万尾,苗源成本在1500元左右,下苗后四个月即可长成规格20-30条一斤的商品泥鳅。二是寸苗,一般一亩地下苗6-8万条,苗源成本在4000元左右。下苗后三个月即可长成商品泥鳅规格

4.泥鳅养殖的骗法

俗话说:“天上的班鸠,地下的泥鳅”,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其养殖前景非常好,经济效益高,但存在很多风险。

一是没有泥鳅养殖的经验,看到别人养殖泥鳅赚钱了,自己一时心血来潮,头脑发热,也跟风养殖,可能导致失败。

二是没有科学地建造养鳅池,不遵循泥鳅的生活规律,随便找个池塘放了泥鳅就完事,结果导致泥鳅在阴雨天或者通过进,出水口逃跑。

三是没有合适的苗种来源,通常在市场上随意乱购泥鳅苗,这些苗种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泥鳅放养后泥鳅大面积死亡而造成巨大损失。

四是不遵循泥鳅的生态习性和泥鳅的发病规律,在泥鳅患病后,盲目用药或乱用药,导致泥鳅大量死亡。

五是不知道如何科学管理,包括不知道如何管理水质,或水质管理不科学,不知道何时投喂,也不知道投喂的量和饲料的营养要求,有的根夲不知道泥鳅池水位应保持多少,泥鳅水体该如何达标,这种盲目的管理是不能受益的。

以上五点看法望大家探讨。

5.养泥鳅骗局农民太苦

先去找厂家,厂家不管的。应该到派出所报警,由警察去抓骗子。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6.泥鳅养殖风险大不大

任何一种养殖都可能存在风险,泥鳅作为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品,其养殖生产也存在一定风险。

市场风险

虽然目前泥鳅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一直攀升,但对于农民个人来讲,同样存在市场风险。特别是初次养殖,养殖规模又小的,市场风险相对要大一些。建议积极向大户和养殖基地靠拢,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合适的时机,方便时“搭车”销售。

技术风险

泥鳅养殖,主要风险在技术,如果喂养、防病治病等技术不过关,会导致养殖失败。因此,在实施养殖之前,最好能学习相关技术,然后少量试养,待充分掌握技术之后,再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新手养泥鳅,警惕低价苗风险!

目前泥鳅人工繁育泥鳅苗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规模化繁育基地并不多,主要以中、小型或家庭式经营模式存在。这也导致了泥鳅苗市场价格的混乱,为了竞争,排挤同行等,打起了价格战。

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会遇到比“倒闭”更可怕的是“低价竞争”。泥鳅养殖行业也是如此,价格混乱,总能找到比最低价还要更低的价格。新手养殖户根本也没有办法甄别,只想到在苗种上能节约成本就好。

什么物美价廉,什么让养殖户享受低价,这些都靠不住。提升苗种质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业界良心,更需要多年厚积薄发。一味低价,就没有好的苗种。过度价格战,低价竞争,不仅损害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养殖户,损害泥鳅养殖产业发展未来。

泥鳅苗繁育场需要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来生存,如果这个空间被一再挤压,那受伤的还是只有养殖户。养殖户花低价也只能买到相应价值的苗种。泥鳅苗价值体现只能在是价格上,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养殖户不要为了节约那点儿苗种成本,而忽略了泥鳅苗种本身。泥鳅苗种质量好,泥鳅少生病,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泥鳅出塘时整齐度高,卖相好,销售价格好。

新手养殖泥鳅不能一味比价格,更要看泥鳅苗品质,看看是不是物有所值,警惕低价苗风险,同时也要注意不花冤枉钱。

泥鳅养殖失败的人多吗?

任何一种养殖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泥鳅的养殖也是一样的,根据我们的分析,造成泥鳅养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泥鳅养殖的经验,看到别人养殖泥鳅赚钱了,自己一时心血来潮、头脑发热,也跟风养殖,可能导致失败。

二是没有科学地建造养鳅池,不遵循泥鳅的生活规律,随便找个池塘放了泥鳅就完事,结果导致泥鳅会在阴雨天或者在进水时逃跑。

三是没有合适的苗种来源,通常在市场上随意乱购泥鳅苗;这些苗种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放养后泥鳅大面积死亡而造成巨大损失。

四是不遵循泥鳅的生态习性或泥鳅的生病规律,在泥鳅生病后,盲目用药或乱用药,导致泥鳅大量死亡。

五是不知道如何科学管理泥鳅的养殖,包括不知道如何管理水质,或水质管理不科学,不知道何时投喂,也不知道投喂的量和饲料的营养要求,有的养殖户根本就不知道鳅池水位应保持多少,鳅池水体该如何才达标,这种盲目的管理是不可能获益的。

另外建议大家做之前一定要考察好当地的市场行情,即使你养的再好,销路不好不也是件头痛的事吗?所以:技术要好,销路要好!

养殖泥鳅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一、放养前准备。

1、建塘要求: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池塘壁要夯实以不漏水为标准,池塘进水排水要方便,养殖场周围要安静,水质要好没有污染,每亩池塘要配有1台增氧机,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鼠网。

2、清理池塘: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再用增氧颗粒和复合盐将水质改善一下。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3、培肥水质:在放养前10天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动植物会繁殖更快。

第二、放养泥鳅苗。

1、选泥鳅苗: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3厘米-4厘米长的泥鳅苗。运送会苗种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伤到苗种,运到池塘边之后,用食盐水淋一遍鱼种,再放养。

2、放养密度: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第三、养殖管理。

1、投喂饲料:在投放泥鳅苗之后,要在池子边放6个专门装泥鳅饲料的桶,每个桶里装10斤泥鳅专用膨化类饲料,连续投喂3天将桶里的饲料用完后再次装10斤饲料继续投喂。最开始投喂的饲料直径要在0.3毫米,投喂10天之后用直径在0.5毫米的饲料,之后再过10天投喂0.8毫米饲料,直到满一个月为止。养满一个月之后,用专门投饵机进行投喂。投喂时间要在早晨7点至8点之间。每亩池塘要设置2台投饵机。

2、水质管理:在放养泥鳅苗之后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的时候,要先将池子水先排出去一部分,再注入新水。每周要用生石灰来调节一下水质,池水颜色呈现黄绿色是最好的。

3、预防疾病:每隔一定时间要在池子里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这样可以调节水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免疫力,泥鳅得病几率就会减少。

4、捕捞:从放养泥鳅到捕捞大约需要3个月至5个月。泥鳅只要长到10厘米长的时候就可以捕捞上市了。

第四、养殖时要注意的问题。

1、购买泥鳅苗的时候,要严格把关质量,以免放养后出现意外情况。运输会来的泥鳅苗要先消毒再放养。

2、养殖泥鳅时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增加养殖密度,这样容易引发泥鳅病害。

3、池塘里定期施肥培育出各种天然饵料,可以减少一些买饲料的钱。

4、每个时期的泥鳅价格都不一样,因此,要选好上市的时机。

7.泥鳅养殖是骗局吗

湖北创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湖北孝感毛陈,以专业水产养殖为主业,集科研养殖、繁育推广、技术服务、供种销售,现已形成完整的产、供、销产业链条,既是一个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平台,也是一个属于广大水产养殖户的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平台。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总资产2000余万元,公司现有生态农业养殖区、大型湖面养殖区、温室培育育苗区、稻田水产改造区、室内设施养殖区。

湖北创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自成立之初,就不断的科研创新、总结经验、完善自我,务实服务广大养殖户,生态健康、高产高效,是我们经营和服务的理念。其母公司湖北亿宇集团(以下简称亿宇股份)是湖北孝南区唯一水产养殖上市公司,湖北创富被认定为孝南区经贸委示范扶贫企业,养殖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态养殖农场。湖北创富成立大型黄颡鱼养殖、泥鳅孵化及养殖、室内高密度养殖、全自动化无人养殖等培训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3+3”模式“1、统一技术指导+2、统一市场管理+3、统一产品收购”和“1、保障养殖成活率+2、保障市场价格行情+3、保障销路利润”模式,让合作户无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形成“提供优质种苗+上门技术指导+销路资源共享”一站式指导农民创业的新模式,呼应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真正能做到帮助经济条件困难的农民脱贫致富。

8.正规泥鳅养殖

1、养殖环境

泥鳅常生长在底泥或者淤泥中,养殖泥鳅可以选择向阳通风、水源充足且地势开阔的池塘,并向池塘底部铺上粘制土壤,栽种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为泥鳅提供躲藏、休息的场所。

2、养殖方法

泥鳅在夜间才会捕食活动,养殖时可以在上午八点以及下午三点为其提供食物,以鱼虾、昆虫、水蚯蚓、豆饼、豆渣等食物为主,且喂食三小时后,要为泥鳅清理池塘,避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

3、注意事项

泥鳅不喜强光,在光照过于强烈时要为其搭建遮阳网,维持泥鳅的正常生长,泥鳅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患上气泡病,导致死亡率升高,养殖时要定期使用木棍搅动池底,将水中的有害气体排出。

9.养泥鳅被骗案例

当然骗人的,不然他怎么高价卖你品种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2179.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