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基地照片(水蛭养殖基地照片图片)

时间:2024-03-29 13:26:57
简介:我总结下养殖水蛭需要知道以下这些部奏,改底,肥水,解毒,防应激,防逃,防天敌,螺狮新鲜供应充足,水源清洁无化肥农药。以青年水蛭为主,重量要保持在20克以上。四季冷热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5℃。年平均降水量为143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日照时数152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水温宜保持15~3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1.水蛭养殖基地照片图片

去当地正规、大型的水蛭养殖基地去学。

养殖水蛭技术一般在当地正规、大型的水蛭养殖基地都有。水蛭又称蚂蟥,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晒干后可炮制成中药材。养殖水蛭的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2.养殖水蛭养殖

水蛭,养在池里,水里细菌多,水要长流一般水蛭都是喝血的

3.水蛭养殖基地照片图片高清

六安有啊,寿县荣鑫水蛭养殖基地,规模挺大的,在六安市寿县,你有需要可以找他们,专车接送,挺好的。

4.河南水蛭养殖基地在哪里

在河南省里面,潢川河里面的蚂蝗最多

5.水蛭养殖资料

养殖水蛭确实赚钱,1亩667平方水面产值10万左右,一平方2斤,去掉成本7万利润还是有的,今年鲜货价钱普遍70左右一斤。但这是高要求精养条件下产量,我这用的薄膜精养模式,用网箱模式我是没见到能达不到这产量的。我总结下养殖水蛭需要知道以下这些部奏,改底,肥水,解毒,防应激,防逃,防天敌,螺狮新鲜供应充足,水源清洁无化肥农药。

6.水蛭养殖基地照片图片大全

1、养一亩水蛭的成本

土地费用:在养殖前首先需要租地,一般一亩地的租金大约在500元左右,然后要做好整地基建工作。土地的整理工作大概在800元/亩,因此土地费用大约需要1300元。

引种费用:一亩地大约可以投放水蛭种苗2000条,正常情况下200条水蛭差不多一斤。现在水质种苗的价格在150元/斤左右,因此水蛭的引种费用则需要2000元左右。

饲料成本:水蛭的饲料成本基本上以田间天然饵料为主,所以我们要做好饵料的培育工作。在田间施足底肥,底肥花费500元,然后再加上前期的饵料投放费用200元,总共需要700元。

管理费用:养殖一亩水蛭其人工成本虽然说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需要准备一些最基础的管理设备,利润排灌系统、控温设备等。总共需要1000元左右。

杂费开支:在养殖时我们还需要投入很多杂费,例如水电、药物等,虽然总费用不多,但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加起来大约在500元左右。因此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来,养殖一亩的水蛭的总成本大约在5500元左右。

2、养殖一亩水蛭的利润

在正常养殖下,一条水蛭一年可繁殖大约40条,2000条水质便有80000条。但是水质的成活率是非常低的,一般有20%都是不错的。所以最后水蛭的成活数量大约在15000条左右,将其转化为重量大约有800斤左右,而加工成干品的话只有100kg,现在水蛭干品的价格大约在150元,所以一亩水蛭的毛收入在15000元,除去养殖成本的话,一亩水蛭的纯利润可达到将近1万元。

3、养殖注意事项

水蛭一般要到两岁左右才能够进行繁殖,在引种的时候要注意选好种苗。以青年水蛭为主,重量要保持在20克以上。然后要掌握好成熟的养殖技术,防止技术不到位而导致养殖失败。然后要做好管理工作,经常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当出现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时,要及时向有经验的人求助,自己不可盲目处理。最后要注意的就是销路问题了,要了解好当地的市场,保证稳定的销路,防止无法销售出去。

7.水蛭的养殖基地

桃源,桃源地处湖南西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6.5℃。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4.5℃,7月最高,为28.5℃,3—10月皆在10.o℃以上。县域位于雪峰山北端的多雨区边缘,雨量由南向北递减。年平均降水量为143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日照时数152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本基地地处丘陵地带,空气、土壤与水均未受到污染,经考察,该地有大量的野生水蛭生活,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水蛭的人工养殖与繁育。

8.水蛭养殖场地图片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

⑴繁殖池的建造:

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①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②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⑵种蛭的选择:

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⑶繁殖:

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⑷孵化管理:

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二.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⑴投饵:

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⑵调节水质:

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⑶越冬管理:

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场地建设:

沼泽、泥塘养殖:

沼泽、泥塘水生植物茂盛,有机物质、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防逃、御天敌侵害即可。此种模式投资成本较低,管理、捕捞较麻烦。

稻田套养

在稻田中挖沟渠、溜沟作为水蛭主要活动场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状开挖,分沟溜式和泥塘式两种。溜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觅食,一般宽0.4米,水深0.3-0.5米,溜沟面积占总面积10%左右;泥塘式是在稻田内部开挖泥塘,泥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4米左右,深为0.5-0.6米,占稻田面积15%左右,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水蛭危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动物粪便较理想,不仅有利于稻子丰收,也是水蛭的好饲料。

水泥池养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宽3米,长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栖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蛭,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需经过20天的淡化后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总体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条。

标准化集约精养:

建议池塘长90米,宽7-8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0.5米--0.6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建设泥土栖息地,高出水面0.3米,上面种水草,以遮阴防晒,使用40目聚乙烯网布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每亩水面积投放种蛭2000条。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0854.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