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绵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都有哪些?

时间:2024-03-29 09:55:15
简介:第2年当温度达到10-30℃、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时,若遇有水滴,卵孢子萌发或土中菌丝都会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与植株下部的触地果实接触,侵入后引起发病。病部不断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雨后积水的地块,发病严重。

一、丝瓜绵腐病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5-16℃,一般在苗床低温高湿时最易发病。

二、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纤细,抗病力下降,特别是丝瓜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最易感病。

三、丝瓜绵腐病的病原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腐生生活。第2年当温度达到10-30℃、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时,若遇有水滴,卵孢子萌发或土中菌丝都会产生孢子囊,孢子囊萌发释放出游动孢子,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与植株下部的触地果实接触,侵入后引起发病。病部不断释放出游动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四、通常在苗床管理不善,漏雨或灌水过多,保温不良,造成苗床内低温潮湿条件时,病害发展快。

五、在结瓜期阴雨连绵、湿气滞留易发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雨后积水的地块,发病严重。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0644.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