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好养殖吗?容易死亡吗?(鹿好养殖吗?容易死亡吗)

时间:2024-03-28 09:56:47
简介: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在东北,华北主要是喂食玉米秸秆,把玉米秸秆粉碎或青贮,发酵。养鹿主要是长活率有风险。鹿场附近应有公路,交通便利,与居民区2.5km以上,环境清静,无传染病污染的环境,不能把鹿场建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的地方。鹿舍采用东西并列式或南北纵列式,鹿舍方向要避开主风向,保证充足阳光照射。5分群分圈饲喂按照梅花鹿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分群,成年公梅花鹿群最多25头左右,成年母梅花鹿20头左右,育成鹿群30头左右,幼鹿群35头左右。同时,对老、弱、患病的梅花

一、鹿为什么不建议养?

养殖鹿的投入成本过高。

一般情况下,一只小鹿的市场价为2800-3500元,一只成年母鹿的市场价为5000-8000元,一只成年公鹿的市场价为6000-10000元。2、养殖鹿的环境要求较高,一旦养殖环境不合适(噪声过大,空气过于潮湿),鹿群就会产生较大的反应,甚至会出现撞墙,停止进食等现象

二、梅花鹿养殖技术?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鹿的嗅觉、听觉、视觉发达,感觉灵敏,遇到突然声响及意外情况常出现“炸群”。二、饲养管理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1.饲料调制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2.饲养管理(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1.2公斤。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0.5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三、适时配种,提高繁活率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梅花鹿1.5岁开始性成熟,2岁半-3岁配种较好。母鹿9月-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头-5头母鹿、1头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容易准胎。四、科学收茸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以后产量逐年提高。收茸必须讲究科学,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1半月后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

三、鹿哪里最好养殖?

鹿应该是林区最好养殖。其次是半山区。鹿吃草,最喜欢吃树叶子,尤其是柞木树叶。在东北,华北主要是喂食玉米秸秆,把玉米秸秆粉碎或青贮,发酵。

东北和华北的玉米秸秆存量充足,但鹿本身还是最喜欢吃树叶,各种树叶,树皮,日常吃玉米秸秆,玉米,豆粕,豆腐渣等。

四、鹿养殖有哪些风险?

养鹿主要是长活率有风险。养鹿主要分两种养殖,一种是散养、另一种是圈养,鹿的全身都是宝,主要以鹿茸、鹿血、鹿鞭为主,幼鹿最不好养,一定要在鹿的饲料和防疫上下功夫,一年的鹿就好养了,一年的公鹿就可以产两次鹿茸,鹿茸在食用上价值很好,两年的公鹿就可以产下优质的鹿茸,母鹿的责任就是产崽用。

五、鹿的养殖技术?

1鹿场选择与布局

鹿场的地势应该高燥、平坦、向阳避风、地形坐北朝南,场地土壤以砂壤土最好。要求水源好、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建设鹿场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和饲料基地,保证饲料来源充足,饲料应选择紫花苜蓿、饲料型玉米等。鹿场附近应有公路,交通便利,与居民区2.5km以上,环境清静,无传染病污染的环境,不能把鹿场建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的地方。鹿场的建设包括生产区、辅助生产区、经营管理区、职工生活区等。鹿舍采用东西并列式或南北纵列式,鹿舍方向要避开主风向,保证充足阳光照射。公鹿在上风向,母鹿在下风向。

2合理搭配饲料

根据梅花鹿的生物学特性、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生长发育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来选择饲料。饲料的多样化和全价性,可使日粮具有全面的营养价值,增加梅花鹿的食欲和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既能保证梅花鹿的正常发育、繁殖及产茸,又能降低成本。利用西吉县当地紫花苜蓿、玉米、豌豆等饲草料,合理配方,不仅要重视能量和蛋白的供给,而且要重视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尽量使饲料全价[1-2]。

梅花鹿属于反刍动物,人工养殖采食应以青、粗饲料为主,根据不同季节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不足的部分用精饲料补充。

饲料要调制好,坚决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选择添加剂要购买品质好的正规产品。同时要注意加料、减料和变换饲料,根据梅花鹿公鹿、母鹿的饮食习惯及不同季节、不同年龄进行加料、减料和变换饲料,在加料、变换饲料时逐渐进行,减料时逐步过渡,这是因为梅花鹿的瘤胃中微生物对其生活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当饲料发生聚变时,不仅会降低梅花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而且会影响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使梅花鹿的消化机能紊乱和营养失调。因此,变换饲料必须逐渐进行,经常饲喂几种适口的饲料。

3定时定量饲喂

梅花鹿具有发达的视、听、嗅、味等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如饲养条件的变化异常敏感。在饲养管理中建立巩固的饲喂条件反射,对提高梅花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在梅花鹿的饲养中,必须制定和遵守饲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不能随便提前、拖后和改变,否则对梅花鹿正常的采食和消化产生影响。

4充分供应饮水

应对梅花鹿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每天最少给水2次,有条件的梅花鹿场要尽量为梅花鹿创造自由饮水条件,以便使其能够及时喝到充足、清洁的水。

5分群分圈饲喂

按照梅花鹿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分群,成年公梅花鹿群最多25头左右,成年母梅花鹿20头左右,育成鹿群30头左右,幼鹿群35头左右。同时,对老、弱、患病的梅花鹿要实行单独饲喂,待恢复正常后归群。

6注意卫生

梅花鹿圈舍及运动场必须经常按时打扫,及时清除粪便,粪便要堆在距离鹿场较远的贮粪池中,圈舍要排干尿液和积水,保持干燥。圈舍及运动场应定期消毒,在每年的3月、8月各彻底消毒1次。食槽、饮具每天要刷洗,20d左右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次。水及饲料要保持清洁,饲养员和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人、鹿传染病的互相感染。

7经常保持安静与充足运动

梅花鹿胆小、急躁,看到异物、听到不习惯的声音,会全身毛竖起,心跳加速,两眼凝视,稍有骚动就会惊慌失措,不顾一切的奔跑,发生伤亡。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一定要保持安静[3-4]。梅花鹿要保持充足运动,适当的运动可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保持公鹿精液品质,妊娠母鹿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产仔不发生难产。

8固定工作时间,加强驯化

工作时间要固定,加强梅花鹿的驯化。饲喂、打扫卫生要固定按时,不随意更换时间,使饲养的梅花鹿适应。同时,加强梅花鹿的驯化,经过驯化的梅花鹿不怕人,易接近,便于适时收鹿茸,病鹿也能得到及时治疗。在进行驯化时,饲养管理人员经常出入鹿群,给鹿送料可伴随一定的信号与食物引诱相结合,进行人鹿和亲共处,让鹿建立条件反射。

9加强防疫和疾病防治

鹿具有很好的抗病力,应按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对患疾病的梅花鹿及早治疗。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鹿场的卫生,经常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同时进行定期消毒,鹿场聘请兽医防疫技术人员,大门设消毒室,使整个鹿群保持健康状态,增加养殖户收入。

六、鹿容易养殖吗?

不容易养殖,需要你具有养殖鹿的专业知识,还要去申请养鹿的资质

七、鹿好养吗?

鹿并不好养,养鹿一定要科学饲养。

再就是养鹿是有风险的,风险之一来自市场,国内市场还很脆弱,国际市场风云莫测。风险之二是鹿的病害。前者我们不能控制,后者可以通过科学的喂养和卫生防疫得到控制。同时也应看到养鹿的机遇。

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鹿产品会越来越受欢迎。

二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会带动养鹿技术发展。

三是国家正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名、特、优、新农业倾斜,给养鹿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八、养鹿好养吗?

养鹿并不好养,养鹿一定要科学饲养,但鹿容很值钱,一对约五千元。

一、选择良种鹿:

我国驯养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饲养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马鹿。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但鹿茸产量差别较大,而且茸的质量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者的经济效益悬殊。

二、科学饲养

鹿可利用的饲料有青绿多汁饲料、干粗饲料和精饲料、矿物质饲料。青、粗饲料主要有作物秸秆、秧蔓、树叶、青干草、根茎饲料及青贮料等,对青粗饲料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除喂粗饲料外,每天还要补充1.0~1.5千克的精饲料。精饲料主要由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蛋白质饲料如动物性蛋白质和各种饼类,以及糠麸类饲料混合而成。一般能量饲料占50%~60%,蛋白质饲料占15~20%,糠麸类饲料占15~25%。骨粉和食盐每天补饲量以每百千克体重计,骨粉为15~20克,食盐为20克。要采取先粗后精的喂料原则。在冬季和早春缺青季节,要补喂胡萝卜、青贮料、菜叶等多汁饲料1.0~1.5千克。公鹿在配种期和长茸期、母鹿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精料、矿物质和多汁饲料的喂量要适当增加。母鹿在妊娠前、中期要多喂青粗料,后期多喂体积小、质量优的精料。饲喂次数一般每日3次,必要时夜间补喂1次。据资料介绍,在公鹿长茸期间,饲料中交替添加钴胺素和畜用生长素,可提高鹿茸产量。

三、适时配种

一般到1.5岁时,鹿就已性成熟,但此时身体尚未成熟,适宜的配种年龄应在2.5岁。鹿的繁殖期是8月下旬至11月。母鹿每隔18~24天发情1次,每次持续2~4天。种公鹿应选择生长快、产茸多、抗病力强、遗传性稳定的健壮公鹿,一般每15~20只母鹿放1只种公鹿。母鹿发情后,应适时放对配种,一般交配2~3次。鹿的妊娠期,梅花鹿为231~236天,马鹿为240~250天。每胎产仔1~2只。

四、科学切茸与采茸

初切角茸并长到3厘米时,从顶端纵向用刀切开1.6~1.9厘米,可大幅度提高鹿茸的产量。

采茸时间要适当,早采或晚采均影响茸的产量。三叉茸在65~70天、四叉茸在75~80天采收为宜。锯茸有吊圈法和麻醉法两种,麻醉药常用可可林和静松灵肌肉注射,注射后15~20分钟鹿即被麻醉倒地。锯茸时下锯要轻、快、平,锯后上药要均匀,放鹿要快。除以上4个要点外,还要精心管理。

九、梅花鹿好养吗?

梅花鹿不好养,梅花鹿对于生存环境比较高。而且梅花鹿容易死亡。梅花鹿生活在针阔混交林的山地、森林边缘和山地草原地区,白天和夜间的栖息地有着明显的差异,白天多选择在向阳的山坡,夜间则栖息于山坡的中部或中上部。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910123.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