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叉尾养殖周期

鱼塘杀虫时机
1、第一次杀虫时机
3月中后旬至清明前后,水温18-20℃,持续晴天3天就可以进行第一次杀虫了。
第一次杀虫建议使用敌百虫(鳜鱼、白鲳、加州鲈、叉尾和大口鲶等无鳞鱼、虾、蟹禁用)或辛硫磷+硫酸铜。
2、第二次杀虫时机
如果是杀指环虫,水温小于20度,第一次杀虫后间隔7天进行第二次杀虫;水温高于22℃时,间隔3天进行第二次杀虫;如果是杀车轮虫,间隔一天进行第二次杀虫(指环虫在水温22~26℃时,3天即可孵出幼虫;车轮虫的繁殖周期仅为24小时)。
第二次杀虫建议使用苦参末。
第二次杀虫后的第二天,用二氧化氯片全池消毒,以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3、后续杀虫
连续阴雨天后,天气转晴时,要补杀一次虫;定期镜检,发现寄生虫后及时处理。
2.叉尾能养多大
还是养殖鲈鱼比较简单省事儿。
3.叉尾养殖模式
一、鱼缸准备
斗鱼最佳的饲养环境的是单养,无论是中国斗鱼还是泰国斗鱼都是如此。斗鱼圈子里面一直有这么一句话:单养出状态。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但凡你想养出好的斗鱼个体,把公鱼单养绝对是最佳首选。
斗鱼属于小型热带鱼,所以鱼缸的准备在20公分到40公分这个范围就可以了,大了浪费,小了空间有限。当然也有一些职业斗鱼玩家会用10公分的方缸来饲养,可是如果大家是新手,不熟悉水质的控制和判断,建议不要这样做。因为鱼缸的越小,水体越少,那么它就越容易出现水质问题,而如果是新手玩家,其实是很难发现这些细微的变化的,因此尽可能选择大一些的鱼缸,你养鱼犯错的事件就越少,我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30公分的方缸。
二、过滤和灯
其实斗鱼可以不用过滤,因为即便你用了,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斗鱼本身不是那种代谢量特别大的鱼,而且斗鱼是迷鳃鱼,它们直接呼吸空气的,并非通过鱼鳃来呼吸水里面的氧气,这一点对于水质的要求就没那么严苛,不像金鱼这些排泄量大,而且还高耗氧量的鱼,这样的鱼它们对鱼鳃呼吸就非常依赖,因此水体里面但凡氨或者亚硝酸盐,又或者还有点余氯,它们就会很难受。
正是由于斗鱼的低代谢量和直接呼吸空气的特性,使得斗鱼的饲养难度降低了非常多,非常适合新手饲养。因此,斗鱼鱼缸可以不用加过滤,而且斗鱼也不喜欢太大的水流,有时你加了过滤,但是水流太大,也会影响它们的尾巴和鱼鳍伸展,主要表现在不利于它们做展示。为什么呢?
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鱼类想要在水流里保持更好的姿态,它们是需要变成流线型的,也就是鱼鳍和尾巴要尽可能贴近身体,形成一个纺锤体,而斗鱼的最佳状态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反过来,鱼鳍和尾巴尽可能打开得更大,这就需要在无水流的环境下才可以做到,否则如果有水流它们无法打开得很彻底。
灯光的选择没那么多要求,大家选择白色的led灯就可以了,想要整个鱼缸的格调高一些,用led吊灯就非常棒了。
三、喂养
一般我们买到的斗鱼都算是成年了,至少也有3个月的,所以这个时间段基本成长完了。因此不是长身体的阶段,1天喂1次或者2天喂1次就行了。饲料或者是虫子都可以,或者你在家里随手打的蚊子也可以丢下去给它当零食。
这里我给大家提一种斗鱼很爱吃的食物:孑孓(jiejue,都是第二声)。孑孓是蚊子的幼虫,在水里生长的,然后长大了才会进化成蚊子。而这些孑孓会动,特别像水里的虫子,哈哈,其实就是水里的虫子,你丢下去,就能激发斗鱼的捕猎天性,顺便也让它们运动一下,别当伸手党。不过这个孑孓很容易饱,所以别一下子喂斗鱼吃太多,你观察到它的肚子有点鼓鼓的,就别再喂了。
四、鱼缸布置
喜欢泰国斗鱼的鱼友,我相信大部分都是贪图它好看,那你对鱼缸布置的要求自然还是有一些的,这里我给大家介绍最简单的布置:底砂+浮萍。底砂你选择溪流沙,当然陶粒也可以,不过溪流沙更加好看,而陶粒则是净水效果越好,你可以越长时间不用换水,浮萍就直接丢水面即可,这样的布置加上吊灯,你们去亲自体验一下,非常棒!而且还是非常简单好操作。
五、日常护理
虽然斗鱼简单好养,可是想养出好的状态,日常的护理还是需要的。如果你比较有时间,你每天拿个镜子对着鱼缸,让斗鱼照镜子5-15分钟,让它去夸示,主要激发它运动,让它的鱼鳍不会萎缩,那样会越来越好看。
再一个是换水,前面我们提到了可以不加过滤,也建议别加,但是换水就还是要的,一般养斗鱼的鱼缸稳定了2-3个星期之后,就可以换水了,直接拿软管抽底,把鱼缸底砂表层的脏东西抽掉,当然你不可能全部抽得干净,只要把那些很明显的脏东西抽走即可,大概抽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水就行了,然后就直接自来水补回去。坚持这样做,每周大概操作一次,或者是十天换一次。这两个日常护理的动作做下来,基本你的斗鱼状态不会差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开灯时间,斗鱼不怎么依赖光照,所以你准备观赏的时候就开灯就行了。不过前期尽量多开,也多关,目的是为了让它熟悉开灯和关灯的状态,免得一下子开灯或者关灯,有些鱼会吓得串来串去。
4.叉尾鱼养殖周期
四大家鱼放养比例根据塘口条件不同有不同搭配比例。选择主养品种,搭配其他鱼种。目前除青鱼价格较高外(但青鱼的养殖成本也较大)四大家鱼的养殖效益不大好,建议主养品种选择市场效益较好的鱼种,采取“80:20”模式较为合理。池塘80:20的概念是指:在池塘增加鱼产量,收获的鱼产品的产量80%是由商场经济价值较高的主养鱼组成,20%的产量由配养鱼类组成,如有助于净化水质的滤食性鱼类和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和其它杂食性鱼类的掠食性鱼,在生产实践中,从鱼苗培育成鱼种或从鱼种养成商品鱼均可采用80:20这一模式技术。任何一种取食性养殖鱼类都有可以作为占80%的主养殖鱼类,如鲫鱼、沟鲶、团头鲂、草鱼、鲤鱼、罗非鱼、淡水白鲳和其它高价值鱼类。基本方法:1、用标准方法准备养鱼池塘。2、用标准方法选择规格均匀主养(如鲫鱼、沟鲶等)的鱼种,选择规格整齐的配养殖鱼种(主要是鲢鱼)放养到准备好的池塘,收获时主养殖鱼类的重量大致占80%,配养殖鱼类的重量占20%,鳜鱼、大口鲶、加州鲈或其它肉食性鱼类也可以放养一些,以控制鲫鱼的繁殖或其它野杂鱼的滋生。3、以一种营养完全、特性良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的计划表和方法饲喂鱼类,也可以用标准方法管理池塘,这样会比传统混养体系少发生鱼病,少充氧,少动水。4、养殖周期结束时,能一次收获所有的鱼,主养殖鱼类所有个体均可达到市场规格,并且规格比较均匀,在养殖中期,市场价格较好的地方可捕捞上市也是经营中的选择。三、鱼种的选择及放养1、适合池塘80:20养殖的主养殖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青鱼、斑点叉尾回、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适合作为配养鱼类的有:鲢、鳙鱼,也可选择加洲鲈、鳜鱼等。下面我们以鲫鱼为例来说明养殖鱼类的基本选择标准。2、放养鱼类的选择及其操作指南:①选择体格健壮、无病、规格均匀的鱼种;②尽量选择原、良种;③在所有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鱼造成的各种应激,或使之减至最小程度;④选用在一定养殖周期内能达到市场规格的平均放养体重,规格均匀的鱼种进行养殖,即要选择规格整齐的大规格鱼种(下面以鲫鱼为例)——在水温26℃的条件下,从鱼苗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90天;从15克养殖至250克大约需要120天;从60克养至250克大约需要80天。根据投放时间,选择鱼种。2、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参考模式表一、池塘80:20养殖放养殖模式品种放养情况收获预估备注主体鱼数量尾/亩主体鱼规格克/尾鲢鳙尾/亩主体鱼产量公斤/亩主体鱼规格克/尾鲢鳙公斤/亩鲫鱼800-100050150405300100不放或少放小规格鳙鱼鳊鱼150050300500450150未达到性成熟的一令鳊鱼种鲤鱼100015035012001300260草鱼8001504008001000250夏季上市淡水白鲳80050350650750250罗非鱼100050350720500260单性罗非鱼斑点叉尾回60050200550600150
5.叉尾养殖密度
用5%—3%的淡盐水泡7-8分钟即可。
一、池塘准备
1.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水灌溉方便,无污染。池塘的形状要规则整齐,最好是东西向矩形。面积2000平方米~5336平方米,池深2.0米~2.5米,池水深1.6米~2.0米;池底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堤坝牢固,不漏水,堤坝表面较宽,黑壤土底质最好;每个池塘都配有3千瓦的增氧机。
2.清塘消毒
在放养叉尾之前,必须对池塘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死有害生物和病原体。方法是在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使池底结冰,使土壤疏松。鱼类种子在放养前10天~15天,然后用生石灰或干法清洗池塘进行消毒。
二、叉尾放养
1.鱼种选择
选择游泳活泼,体质好,身体呈灰色,体表光滑,粘液丰富,无损伤,无病,无畸形,规格整齐。
2.放养时间和密度
一般每年4月放养一次,每667平方米放养一次30克鱼苗800尾。放养前必须使用2种鱼类.将5%~3%的盐水溶液浸泡8分钟,使鱼体消毒,可与鲢鱼、鳙鱼混养。
三、饲养管理
1.投喂
最好的饲料是破碎材料和全价颗粒材料。喂食量应根据气候、水温、喂食等具体情况灵活控制。鱼种到池塘后,先喂豆浆,每天3次,每天喂10000公斤;6天后,开始喂食蛋白质含量为45%的破碎材料,逐步饮食,解决食物转移问题,每天喂食3次;连续喂食20天后,当鱼苗规格达到4厘米时,将蛋白质含量为32%~36%的全价颗粒材料改为每天喂食3次,每日喂食量为鱼体重的2%~8%,前期5%~8%,后期2%~4%。℃,减量喂或不喂。
2.日常管理
下塘前6天进水,保持水深00.大约6米。每667平方米发酵100公斤粪便。6天后,大量适口的浮游生物在池塘中繁殖,以确保幼苗在进入池塘时有足够的诱饵,从而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池塘中种植5天后,在池塘中加水至0.8米。之后逐渐加深到10米。.5米,一般15天~20天换一次新水,每次换水占池水总量的1/3左右;在清晨或雷雨天气的夜间进行机械氧化,每升4次保持水体的溶解氧超过5毫克。生石灰每月定期施用一次,水深1米,每667平方米施用767次.5公斤,定期使用生物制剂。
6.叉尾养殖成本
一、对象鱼目标鱼

鸡肝是荤腥饵,主要垂钓对象鱼有鲶鱼、叉尾、黄颡鱼、黑鱼、团鱼、乌龟,次要对象鱼有罗非鱼、鳊鱼、青鱼、鲤鱼、草鱼等淡水鱼。
二、垂钓时间
阴天钓鱼效果比较好,如果是晴天,狂咬的时间段是早上6~8点,下午5~7点。太阳一猛和太阳一下山鱼儿基本就停口。
三、钓位
建议选择水库的边角或湾叉处,最好有石头树枝等障碍物,深水是首选,某些时间段,比如狂咬时间,可以选深浅交界的浅水处。如果刚下完暴雨,或者正在下暴雨,进水口附近是很好的选择。
四、鱼饵用法
很多民间的传说,什么鸡肠子鸭肠子内脏死虾等,经过我的反复试验和成本分析,最好的饵料是鸡肝(包括鸭鹅),成本超低,15块钱可以玩一天了,鸡肝比较嫩,小鱼稍微闹一下就会散掉,形成窝子和味道流,其他什么鸡肠子鸭肠子死虾猪肝等,小鱼啄一天都可能还完整,只能死等。将鸡肝比较完整的部分剪出来做饵料,其它剪成指甲打作窝料用打颗粒的小勺子慢慢打。如果是冬天或鱼的活性不大,就要用活饵了,原水库的小鱼和活虾活蚯蚓是很好的选择!
五、竿和线组
如果用海竿钓鱼,那么用串钩比较好,不用抛太远,离岸8-15米比较理想。我喜欢用手竿,所以用7米2的竿、5号主线、4号子线、15号伊豆或伊势尼,漂选草鱼大漂,调钝一点,例如平水即可。只有2个动作“黑漂和大顶漂”,黑漂后,心中默念1、2、3,数到3才起竿。
7.叉尾养殖技术
池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面积在1/15~1/3公顷不等,水深1.5~2.0米,排灌方便,水源有保证,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底平坦,淤泥少,最好是硬底质或砂砾底质。鱼种放养前10天左右,每1/15公顷用生石灰1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7天后将池水加至适宜的水位。注意不宜用漂白粉作清塘药物。
8.叉尾鮰养殖
可以养的但是密度不能太大
9.养殖叉尾鱼一年能养多少批
一定要一起养的话,七八条都养在一起,不过养殖密度不能过大,见到某条斗鱼伤的很严重就要及时捞出来。
最好不要这样做,斗鱼之间也会互相攻击,尤其是雄鱼之间打架十分凶狠,一不小心就两败俱伤了。
理想选择是分开单独养,或者可在鱼缸中间设隔一块玻璃再插一无毒塑料板。
尽管雄斗鱼斗架时非常残忍,然而它对自己的子女却爱护备至,。它除在产卵前修建气泡巢外,在鱼卵孵化时,它一刻也不休息,时而拾起沉下粒,时而维修气泡巢,经常环绕气泡巢四处游动,警惕地防范着可能入侵的敌人。
小斗鱼能独立生活后,可以把雄斗鱼从繁殖箱中捞出喂养。一对亲鱼每次产卵200受精卵在36小时左右孵化,仔鱼在孵化后三天后能自由游动。泰国斗鱼雄鱼不能合养。每条斗鱼的雄鱼应该单独饲养在一口小缸里。
雌鱼对水质要求不严,在21℃~30℃的水温下生长良好。实际饲养中可把一雌一雄与相同的鱼混养。
拓展资料:
叉尾斗鱼
又名中国斗鱼、天堂鱼、菩萨鱼、花手巾。属丝足鲈科(osphronemidae)斗鱼亚科(macropodusinae)。原产于中国南部。
叉尾斗鱼体呈长圆形,稍侧扁,尾鳍深分叉,体长可达8厘米。体色呈红、蓝、绿三色,体侧有11条蓝色和红色横向条纹,头部有黑色条纹,鳃盖后边缘有一绿色斑块,眼眶为金黄色。叉尾斗鱼颜色协调、艳丽,中国叉尾斗鱼深受热带鱼爱好者的喜爱。
这种鱼十分易于饲养。适宜水温为20℃~25℃。它也是最耐寒的热带鱼之一,可以忍受4℃的低温,在14℃以上的水体中就可以很好地生长。对水质不苛求,喜食孑孓,和泰国斗鱼一样长有褶鳃,可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
一般雄鱼体色艳丽些,延长的鳍条较长。雌鱼产卵极多,多者可达1000粒左右。叉尾斗鱼好斗,不仅互斗,还厮咬其他品种的热带鱼,适宜于单独饲养。在好斗鱼类中,以斗鱼最为著名。为了和敌人作斗争,常常不顾自身生命,常做孤注一掷。
斗鱼在静止状态时,颜色比较暗晦,当它为了获取配偶的欢心或搏斗发怒时,全身和鳍立即放出带有眩惑样的金属光彩,并用口撕咬它的敌人。
当你把两尾雄斗鱼同置于一个水族箱内,或把一尾雄斗鱼放在镜子前面,使它能看到自己影子。当它发现了对方,立即竖起所有的鳍,并发出眩惑样光彩,调整情绪,很快进入战斗状态。放在镜子前的雄斗鱼则会一再向着自己的影子撞击。
斗鱼饲养要求
(一)饲养水质:斗鱼对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20~30℃之内都能成活,水温处于24~27℃时最适宜其生长;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ph值为6.5~7.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
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残留氯0mg/l、亚硝酸盐0mg/l、硝酸盐5mg/l、氨0mg/l、磷酸盐0mg/l为标准来检验您的饲养水质是否符合鱼只的需要,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二)饲养管理:由于斗鱼是一种比较耐粗养的观赏鱼,使许多人饲养过程中疏于管理,即使斗鱼能顽强的生存,也会以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来回报您,要想让鱼儿生活的悠游自在,同时给您的生活增添快乐,还得尽点主人的爱心。
饲养斗鱼的容器,大至混养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无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质,为了避免它们大打出手,一般采取单独饲养。
如若您想饲养两只雄性斗鱼激斗它们各展雄姿,可在鱼缸中间设隔一块玻璃再插一无毒塑料板,即可让你一饱眼福,又不伤害鱼只。在台湾不断推出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丰富的色彩都极适合于展示斗鱼的美丽。
然而不论使用何种容器饲养,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装饰和设备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鱼生长的最佳生存环境。首先在鱼缸底部要铺入一层清洗干净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稳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
面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水与底砂的比例以5:1为宜。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气和提供鱼躲藏的外所,应适当的植入金鱼藻、黑藻等对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盏小型光线柔和的灯具。
饲养斗鱼不仅设备轻巧简单,饲养起来也毫不费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胶软管通过虹吸法清除缸底粪便污物,并抽去约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来水即可创造清洁的水质环境;
在小型水族箱中由于无动力设备带动水循环,因此要随时注意除去因残饵、粪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夹一吸水纸,轻轻在水面拖动即可,此外还应适时根据水质情况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斗鱼是属于杂食偏肉食性的鱼种,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种饵料,尽量不要让斗鱼的食谱过于单调。通常人工干燥饵料营养成份齐全且干净卫生,是大多数人饲喂斗鱼的必备饵料;
为适应斗鱼水上层活动的习性,最好选浮水性饲料,若能间隔投喂新鲜的活饵,如丰年虫、孑孓、丝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鱼体色更加鲜艳,同时让您在喂鱼的过程中尽情享受鱼儿摄食的乐趣。
但由于这类饵料大多带细菌而易于给鱼只染病只能做为斗鱼口味的调剂品,投喂时一定要经过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钟内吃完为度,投喂一次即可。
10.叉尾鱼的养殖周期多长
养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需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同时也要将池塘清理干净。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病症表现为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预防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养一斤叉尾鱼要多少饲料
1、养殖1斤叉尾鱼一般需要1-1.5斤的饲料。人工养殖叉尾鱼首先要挑选体质较好的鱼苗,然后将池塘清理干净。鱼苗在越冬前要采取强化培育措施,冬季的水温可以保持在10°c以上。可以给鱼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主要成分以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为主。
2、养殖叉尾鱼时还要注意防治斑点叉尾鮰病毒病。该病毒的感染症状是鱼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内脏血管充血,此病主要在夏季温度高时危害鱼苗或鱼种。
3、预防病毒时可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应当清除,以改善生态环境。鱼种下池前可以每升用10-30克的食盐水溶液浸浴5-20分钟,每100公斤鱼可以每天用败血宁25克,拌入饲料投喂,连用3-4天即可。
二、叉尾鱼养殖技术
1、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亲鱼池面积为3-5亩,每亩放养60-80尾亲鱼即可,同时可搭养少量鲢、鳙鱼种,以便改善池塘水质。
2、在饲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质情况,要保持良好的池塘环境,池水溶氧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鱼苗放养密度不要超过667平方米/万尾,水温尽量保持29°c以上。
3、叉尾鱼苗养殖4个月即可上市,它的养殖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上市,所以养殖成本不会很高。叉尾鱼喜欢集群摄食,昼伏夜出,在野外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比如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种子和小杂鱼虾。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89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