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虾养殖方法

不可以。
1、后代不纯:不同品种的观赏虾养在一起,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后代不纯,因为相互杂交可能会导致繁衍出来的小虾失去上一代的观赏性,都变成黑壳的普通虾,不过这对于非专业养虾的人来说,可能并不算是太大的问题。
2、状态不好:观赏虾的品种众多,不同品种的虾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水温、酸碱度和硬度,为了保证养出状态,一定要满足虾的生长需求,但满足一种就会影响另一种,导致有的虾状态不好。
2.苏虾混养
水晶虾的头比较圆个体很小基本都是两种颜色的混搭,对水质不要求极高可以繁殖但是一般爱好者很难繁殖不适合新手!
米虾类似黑壳虾基本为纯色个体跟水晶虾大小差不多可以与水晶虾混养,对水质要求一般比较容易繁殖适合新手。
苏虾个体相对水晶虾和米虾略大对水质要求高,不宜与米虾和水晶虾混养,可与苏螺混养保持水质的话也是比较容易繁殖的。
3.江苏对虾养殖
不是,建湖青壳柴虾应该是青虾的一种地域性品牌名称,建湖虽然靠海,但它没有海岸线,离海还有一段距离,不能进行纳潮养殖,没有严格意义的海水养殖,所以建湖境内出产的建湖青壳柴虾就只能是利用淡水或半淡水养殖的淡水青虾,而非海虾。
4.苏虾养水教程
首先要给苏虾提供一个比较大的活动空间,水质要稳定;然后还需要选择钙离子丰富的砂石进行养水,注意水的酸碱度和硬度,水温控制在28℃左右;鱼缸要有微生物和藻类供苏虾吃,也可以喂含藻较多的人工饲料;最后还需给苏虾提供躲藏的地方,以防影响苏虾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一、苏虾怎么养
1、要给苏虾提供一个比较大的活动空间,苏虾的养殖要求水质稳定,如果缸体太小不容易控制水质,还可能会导致虾子的死亡。
2、苏虾养殖在养水的过程比较漫长,养水的时候选择钙离子丰富的砂石,可以适当添加镁离子,然后水的硬度也需要控制在gh8左右,tds在250左右,还要保持水的清澈和稳定。
3、要注意过滤保持水质的清洁,ph值控制在8.0左右,水温控制在28℃左右,还要定期更换水。
4、苏虾食物主要是鱼缸中的微生物和藻类,等苏虾的状态稳定之后也可以喂含藻较多的人工饲料。
5、苏虾养殖还需要给苏虾提供躲藏的地方,这个会影响到苏虾的成活率和繁殖率,可以在鱼缸中放沉木、虾屋等。
6、还可以在鱼缸中种植水榕、浮萍等植物,保持鱼缸内的生态平衡。
7、在苏虾繁殖抱卵的时期注意调高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可以帮助苏虾顺利繁殖。
8、苏虾还可以和各种螺或者淡水鱼混养在一起,而且苏虾还不会伤害到其它小虾。
二、苏虾怎么繁殖
1、公苏虾和母苏虾之间的差异很小,母苏虾成熟后腹甲比公苏虾略微隆起,4-5个月虾龄的苏虾可达到性成熟期,便可以交配繁殖,交配前雌虾要进行生殖蜕壳,然后在雄虾产出精子12个小时内雌虾产卵受精;不需要浮游期,可直接产虾,苏虾抱卵的周期为15天左右。
2、苏虾是属于大卵形的米虾,一次可抱卵15颗左右,在米虾类中是繁殖量比较少的品种,在苏虾的繁殖期间调高酸碱度和硬度可帮助苏虾顺利繁殖。
5.鲜虾怎么养殖
一、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养殖池整理:
放养过虾或鱼等更改的旧池,底土较酸化,必须清除旧土彻底消毒,充分晒坪,最好能铺上新土,计算土壤的ph值再决定生石灰的使用量,如果刚整建好的新池对生石灰的使用量应减少或免除。
2.注水及消毒:
新池需经注水及排水的过程约需2次以上,浸水后并培养藻类,观察水质的变化,检讨养殖池的设计上是否有缺失,浸水时间至少要15日以上。旧池注水约1尺深再以药物消毒约2日再排水,曝晒数日后再注入新水,此时可以茶粕水或石灰水处理水质,培养藻类并调整ph值。
3.施肥:
养殖池的施肥需视进水后水色培养的状况而调整,一般使用熟石灰、沸石粉等,需依少量多次原则施用,先观察水色变化,勿一次投入太多量的肥料。
4.水色:
一般均培养较稳定的绿藻水,或含矽藻的褐色水对于虾苗的成长较好。
5.盐度:

虾苗的放养和虾苗场的盐度不要相差太多,最好能在25‰以上,如果咸水来源不易,应事先请虾苗场将虾苗淡化驯养至适合养殖场的盐度。
值(酸咸度):
养殖场和虾苗场的ph值亦不可相差太多,ph值的突然改变,因虾苗的适应能力不够,活存率就会降低,ph值最好调整不超过9以上。
7.水深:
养殖池的水深应先注水2尺左右,除了方便虾苗成长的观察外,对於盐度、水温、ph值的变化较易调整。
8.药物:
虾苗放养前一星期注水并培养水色后,勿再胡乱使用药物。惟可使用沸石粉及酵素微生物制剂,彻底分解池底杂质、悬浊物、清除养殖池内原水的no2-,nh3并保持稳定的水质及水色。
二、放养虾苗后的管理
虾苗放养后应时时注意水温、盐度、ph、水色的变化。放养后应避免水温的骤降,盐度的改变应慢慢调节,换水工作最好采同时进出的方法,不要大量的换水,草虾在幼虾阶段脱壳迅速,成长也较快,只要饵料控制得宜,有机质的堆积,no2-,nh3应该很少,过量的换水易使幼虾渗透压失去调节,造成紧迫及生理机能障碍。虾苗阶段水色的控制应避免透明度太高,一般透明度约在25~30cm之间,过浓的水色不易控制,若藻类大量死亡则溶氧量剧降。甚至会放出有害物质;
太稀薄的水色,藻类无法在水中形成优势而繁生,虾苗无法由藻类中吸收营养,且隐蔽作用较低对虾苗的脱壳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虾苗阶段水色的控制应以稳定为原则,水色时常变化,虾苗为适应环境易造成生理紊乱,亦为形成天空色原因之一。
三、养成阶段的管理
虾慢慢成长,因天气变化,饲料量的增加,有机质堆积等外在因素而使水质发生变化。因此在养成阶段的管理也可说是水质的管理。尤其虾进入30尾/斤以内自然的脱壳速度减缓,成长也较慢。
此时除了正确的饲料控制外,换水方法,药物控制均需视养殖池条件、放养密度差异而有所不同。饵料的控制需视池虾的放养尾数、体重、脱壳率、残饵量来计算及增减,一般在虾池内放置伞网,然后定时观察吃完时间,再增减投饵量。水色控制方面进入成虾阶段透明度约维持在40cm左右,视池深增减。
虾苗和成虾时期如果藻类太稀薄均需追肥。换水次数、换水量、换水时间应视虾体健康情形,藻类繁生速度、池底有机质的堆积而定。咸淡水的比例和养殖池原水的变化不可太大,夜间换水虽可促成大量脱壳,但也易造成脱肉、薄壳,因此换水频繁的养殖池对於池中钙磷的补充不可缺少。
药物处理方面必须视养殖池水源、ph值、底质、虾病状况、药物特性,使用时间予以调配,以免造成药物伤害,微生物及细菌的二次感染以及池底重金属的残留等损害。
6.对虾养殖方法
【病原】寄生在对虾上的孢子虫,在国外文献上报告的有3属4种。【症状】主要是感染横、纵肌,使肌肉变白混浊,不透明,失去弹性,所以此病也称之为乳白病或棉花虾。【防治方法】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预防。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和消毒。养殖过程发现受感染的病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进而感染健康的对虾。
7.苏虾养殖方法和技术
滤材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尽量选不影响水质培菌密度大的。至于过滤方式,参照坛里很多前辈的过滤系统组合就好,注意流量不用太大。
灯光以600缸为例,一根t5的18w灯管足够了,太强的光照会让虾颜色变深变黑,光照时间5小时以上就可以了。
苏虾缸可以不用爆藻,藻的出现只是养水的一个指标,人为的刻意去爆藻,藻相很容易改变并影响水质,而且爆出来的大部分藻苏虾不会吃,虾爱吃的棉藻也不好维持住。
硝化细菌尽量不要省钱,如果有运转健康的缸,老滤材直接用也不错。开缸初期可以放几个苹果罗或小孔雀。
虾管的选择,黄色6管的刚刚好,孔太大太小,虾都不爱钻。黑色的那种,虽然好看,但里面是石膏,紫砂的除外。
可以放一些小木头,木头的处理我的方法是放在大缸里让螺和虾啃。
缸里有虫,不管是水螅蜗虫还是贝蚤蛋白,发现早期换水加手动控制,发现晚期,就忍一忍吧。
苏虾食量很大,饲料尽量选大厂牌的入水相对松散些的饲料,荤素搭配好。饲料的适口性仅仅是一个衡量标准。我自己在用德国的菌膜饲料和莫斯特、高够力的鱼饲料。
苏虾盐有条件的可以用,但是它只是模拟水质,不是神药,如果你具备一定的苏虾养殖经验,又想要订水一些可乐黄斑那些野虾,用盐是不错的选择。
关于繁殖,状态好了自然会思淫欲,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怎么去养出好状态,怎么维持住好状态。
虾缸重在维护,组成物尽量简单,放入缸里的东西应该是靠谱的,要宁缺毋滥。尽量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无为一些。养成定期换水的好习惯!
当一个成熟的虾缸突然出现频繁死虾的问题,如果不是出现意外进蚊子药之类的情况,那么这个缸一定是出现问题很久了,只是没有爆发没有引起你的注意。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尽力前期避免,疏忽了出现问题就是换水加菌>减密度>翻缸三部曲。
怎么养好虾?态度+任性+持之以恒用心
有一颗平静的心,不要盲目跟风,玩行情多数只会被行情玩。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既然养了就尽自己能力给他最好,三四年的收货发货,感触颇深,不论美丑,这些小精灵都是踏着同伴的尸体来到你面前,活着不易,且玩且珍惜!
最后祝大家越养越好,越养越多,都玩出花儿来!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89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