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内泥鳅养殖温度多少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泥鳅样子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
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一般情况泥鳅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最快速度往土里钻。当河水或坑塘干涸后,水底的淤泥已经开始龟裂,其它鱼类一般都已死亡,而泥鳅在泥中尚能存活很久。
这时在龟裂的泥块上找到泥鳅的出气孔,就很容易确定泥鳅的位置从而捕捉到它。家里不好养吧一般都是池塘养殖。
2.室内泥鳅的养殖技术
室内养殖泥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在放泥鳅的容器里面放点泥巴就可以了,它靠水里的微生物就可以活,泥巴最好是河里或是池塘里的,有腥臭味的泥巴,2、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3、一般来说,泥鳅属于淡水里寿命较短的,大约3~6年。室内养泥鳅的养殖方法及技术: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注意:1、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2、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1.5尺左右,因泥鳅好动,以防窜逃。3、城市居民和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也可用缸、盆喂养。4、“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3.室内泥鳅养殖温度多少适宜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4.泥鳅养殖温度是多少
单独养,对了,喂小一点的泥鳅或梭子也可以的,水温还可以不要经常碰他,会咬
5.室内泥鳅养殖条件
1房屋内能养殖台湾大泥鳅,关键是你要有养殖大泥鳅的设备,条件,技术。
2养殖方法:(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铺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嫩苗5万-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锹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6.室内泥鳅养殖温度多少合适
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在选取河沙的时候,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冬季7~10度即可。
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鱼缸的大小来定,基本上两个月一次,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加入氧气泵、水草
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看上去也美观,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缸里提供氧气,有助于泥鳅的生长。一定要添加氧气泵和水草。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在底砂中移动很容易将水草的根部崛起,因此在栽植水草时最好把根部用小石块固定一下,或者直接栽种到迷你花盆中。泥鳅呼吸不光是依靠腮,它们会时不时的把头伸到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用肠子代替腮进行呼吸。为了它们有足够的呼吸空间,缸中要控制水草的数量。
属杂食性动物
泥鳅是杂食动物,水蚤、藻类等几乎什么都吃。家里自制饵料的话可以给它们吃一些豆腐、麸皮之类的,市场上贩卖的饵料的话只要是金鱼、青鳉鱼、鳗鱼等吃的都没问题。如果是跟其他鱼类混养的话,最好投放一部分下沉的食物。泥鳅的食量非常大,有优秀清洁工的美誉。
泥鳅的繁殖
泥鳅的繁殖非常的困难,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为了诱产卵,需要给它们注射荷尔蒙剂。有勇气的朋友可以挑战一下。
综合来看,饲养泥鳅的难度系数不算高,可以跟金鱼等一起饲养,可以帮助清除水底的饵料残渣,可谓是一石二鸟。
7.在室内养泥鳅池塘要多大
也称鱼鳅。
可以养八千只泥鳅左右。
养泥鳅为什么能赚钱第一鱼鳅本身的免疫能力,耐高温、耐寒冷、生命力强、繁殖能力快、成活率高、经济价值大等特点,第二、好市场,由于野生泥鳅濒临灭绝,人口的增产与消费水平增加,餐饮行业和医药行业需求量增大,泥鳅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供求矛盾关系决定了海蓝市场。
第三、好饲养,鱼鳅饲养方便,饲料没有过高的要求,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数十亩的养殖池,饲养泥鳅几乎不需要特别的基础建设,只需要养殖池即可。
第四、好技术,优质的品种加上科学的饲养方法财富应运而生,独创的养殖法节省了养殖户的精力和财力,简便的设施就可以对鱼鳅进行饲养。
投资小,见效快,鱼鳅是真正适合平民致富的养殖项目。
第五、销售好,产业基地年销售出口数量大,为完成订单可协助销售养殖的鱼鳅产品,确保合作者的利益。
第六、好项目,我国淡水资源丰富,池塘沼泽多,山洞山涧多,均有利于改造成养殖鱼鳅池。
鱼鳅市场价格高,饲养方便,技术成熟,具有好项目应有的大众消费基础。
8.养泥鳅水温在多少度适宜
泥鳅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水温为25~27℃,当夏季水温超过30℃、冬季水温低于5℃时,泥鳅会潜伏到10~30厘米的泥中呈休眠状态。
9.泥鳅温度多少合适
泥鳅养殖周期一般为5-6月。它的食性很杂,生长速度快,繁殖期3-5月,产卵期间在6-7月,产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鳅苗。经过人工饲养,投喂足够的饲料,5-6月可长成商品规格,就可以捕捞上市了。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富、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管理水平而定,放养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15~25分钟。池塘内可以混养其它鱼类,如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这样就不用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因为泥鳅可以食用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
3、池水管理
开始的时候池塘水深保持在10~20cm之间,以后逐渐加深水位。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20~25厘米,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天气闷热时应及时添注新水或增氧。适时用田螺、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定时用漂白粉消毒。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89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