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贮藏技术

时间:2024-01-18 15:27:21
简介:1.最佳贮藏指标①温度:13℃;②气体:022%~3%,co23%~5%;③湿度:90%~95%;④冷害温度:<10℃;⑤气体阈值:o2<1%;co2>10%;⑥贮藏期:20~50天。3.品种属性与贮藏特点品种各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较大,香蕉、大蕉和粉蕉三类中,大种高把香蕉和高脚顿地雷是外销主要品种。广东东莞产的油蕉较耐贮藏;粉蕉中的龙牙蕉耐贮藏,而西贡蕉和美蕉不耐贮藏。气体、生理香蕉具有典型的呼吸高峰,并伴随呼吸跃变出现内源乙烯释放高峰,乙烯对香蕉催熟作用较强,18~20℃下0.2%~0.3%乙烯利70小时即果皮大黄或乙烯气体与香蕉果实体积比1:10002~3天即可催熟变黄。另外低湿度下co2>5%即可产生伤害,产生异味。温度、湿度香蕉对冷害敏感,贮温低于11~12℃即产生冷害,表皮褐变、变黑,呈'麻脸'状凹陷黑斑、水烫状,果肉涩而不后熟软化。青绿蕉果当温度>35℃时,虽然蕉果呼吸、乙烯跃变不受影响,但果实脱绿受到抑制,香蕉不能正常催熟,这与温度<10℃和湿度<80%均有关,香蕉催熟所需要的湿度为85%~90%。冬季湿度低,保持高湿尤为重要。

1.最佳贮藏指标

①温度:13℃;

②气体:022%~3%,co23%~5%;

③湿度:90%~95%;

④冷害温度:<10℃;

⑤气体阈值:o2<1%;co2>10%;

⑥贮藏期:20~50天。

2.技术工艺

蕉果适时采收→蕉镰割断果轴(将条蕉放到事先割下蕉叶上)→去轴落梳→剔除伤果、尾梳(果轴上最后的一梳蕉果)、鬼头黄蕉(一梳中个别变软、变黄蕉指)、回水蕉(蕉身死亡)→清水洗去伤口乳汁、污物→晾干→防腐保鲜处理(500mg/kg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喷果或500mg/kg抑霉唑浸果30秒钟)→蕉轴切口、果柄等伤口防腐处理(苯来特、特克多1000mg/kg浸30秒钟或药纸、海绵覆盖)→沥干、晾干→装入内衬0.03~0.04mm厚的保鲜袋的箱中→箱底部放人保鲜剂(每10~15kg蕉果加入吸足饱和高锰酸钾的珍珠岩150~200克、消石灰80~120克)→分层装入蕉果→松扎袋口→装车运输(生产中常带蕉轴运回后再做防腐保鲜、装箱处理)→及时入库→敞开袋口于13~16℃预冷20~24小时→松扎袋口→码垛→于13~14℃下贮藏即可。

3.品种属性与贮藏特点

(1)品种各品种间的耐藏性差异较大,香蕉、大蕉和粉蕉(含龙牙蕉)三类中,大种高把香蕉(又名青身高把、高把香牙蕉)和高脚顿地雷是外销主要品种。广东东莞产的油蕉较耐贮藏;粉蕉中的龙牙蕉(又称过山香)耐贮藏,而西贡蕉和美蕉不耐贮藏。

(2)气体、生理香蕉具有典型的呼吸高峰,并伴随呼吸跃变出现内源乙烯释放高峰,乙烯对香蕉催熟作用较强,18~20℃下0.2%~0.3%乙烯利70小时即果皮大黄或乙烯气体与香蕉果实体积比1:10002~3天即可催熟变黄。已知贮藏中co2>10%或02<1%均产生低02或高co2伤害。另外低湿度下co2>5%即可产生伤害,产生异味。

(3)温度、湿度香蕉对冷害敏感,贮温低于11~12℃即产生冷害,表皮褐变、变黑,呈“麻脸”状凹陷黑斑、水烫状,果肉涩而不后熟软化。青绿蕉果当温度>35℃时,虽然蕉果呼吸、乙烯跃变不受影响,但果实脱绿受到抑制,香蕉不能正常催熟,这与温度<10℃和湿度<80%均有关,香蕉催熟所需要的湿度为85%~90%。冬季湿度低,保持高湿尤为重要。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873650.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