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万亩造林更重生态系统保护】近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已经启动,苗木选择将更加注重生态系统保护,高质量乡土树种将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中“挑大梁”。

据了解,目前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已经启动,今年全市将新增造林绿化任务23万亩。其中,核心区、中心城区将新增绿化1万亩,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生态品质。建设各类公园绿地、小微绿地、城市森林1万亩,建设城市休闲公园10处、城市森林11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50处,新增健康绿道100公里、屋顶绿化1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去年的77%提高到80%,全面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增强市民的绿色获得感。
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站负责人介绍说,初步预测,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需要乔木用苗总量4500余万株,全市现有的4100万株高质量苗木,已经可以满足90%的需求。
规模化苗圃为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提前储备了大量苗木,占工程用苗量的近五成。其中,乡土树种储备量达到80%以上;除了常规乡土树种外,还有本市经审定过的林木良种,以及新繁殖培育的省沽油、青榨槭、栓皮栎、梓树等优良乡土树种。苗木品质高,已陆续应用于世园会等多项重点市政工程;苗圃规模大,供应稳定性强,北京本地苗圃特色品牌逐步形成。

为满足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建设要求,在苗木使用上将坚持“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十字原则、突出“本地、实生、带冠、健壮”四个要求,做到“山地苗、截干苗、带病苗、受损苗”四个禁止,具备“两证一签”,并推广使用苗木电子标签,实现苗木质量可追溯。
据介绍,为保证本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完整性、科学性,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将以乡土植物应用为主,兼顾为小动物提供食源、蜜源、隐蔽场所和迁徙通道,并注重乔灌花草多层次植被配置,构建复层、异龄、混交、多功能的近自然地带性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