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时间:2023-09-25 15:28:22
简介: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在全面调查了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中的污染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后,科学地结合绿色食品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反复修改后制订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饲养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中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必要时可增设项目。动力采样法按国家标准减半执行,根据我们历年掌握的资料是可以达到的。这些限值,经各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数据验证合理。绿色食品的渔业水质标准应比一般要求严格。因为,畜禽场人畜水源不可能分开,畜禽场供水系统容易受到污染,所以需要严格要求供水质量。标准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水田、旱地和果园的不同,分别确定了土壤质量的限制值。因此,对绿色食品生产来说,国家一级标准显得偏严,二级标准又显得偏松,故确定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在国家的一级与二级之间。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依据和原则任何一种形式的环境标准,都必须以一定的科学实验为依据,密切结合社会实际,没有这两方面的基础,标准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起作用,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环境质量标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依据和原则任何一种形式的环境标准,都必须以一定的科学实验为依据,密切结合社会实际,没有这两方面的基础,标准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起作用,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环境质量标准通常是以环境质量准则(criteria)或指南(guider)为依据的。所谓环境质量准则或指南是指污染浓度与其对环境不利影响的资料综合和相关分析。因此,可以说,由环境质量准则产生出来的环境质量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并且由于标准在制订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经济技术条件,故同时具有在近期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在制定、执行和修订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时,应遵守以下原则:1、可以借鉴或参照国外的环境标准,但不能脱离中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2、既要坚持同一环境功能、同一质量制定水平下的环境标准的统一性,又要避免不顾具体条件的“一刀切”。3、标准的高低和掌握上宽严要适度,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经过经济――技术上可行性的论证,必要时,还应测算实现不同标准的代价和收益,即投入――产出比,进行数学模拟求取最优解。4、保持相关环境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概况环境标准,按其介质的不同,可分为空气、水、土壤三部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在全面调查了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中的污染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后,科学地结合绿色食品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反复修改后制订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饲养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中还提出了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其标准是统一的,必要时可增设项目。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aa级和a级)生产的农田、蔬菜田、果园、饲养场、放牧场和水产养殖场。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99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绿色食品产地大气环境质量按新国标一级执行。但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总悬浮颗粒物(tsp)主要来源于土壤扬尘,故在有风天气可以放宽到二级(日平均0.15mg/m3)。标准同时规定了氟化物(f)两种监测方法的最高允许浓度,挂片法按国家标准执行,动力采样法按国家标准减半执行,两者择其一。动力采样法按国家标准减半执行,根据我们历年掌握的资料是可以达到的。2、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的目的是控制灌溉水中污染物的最高浓度。用此来作为绿色食品灌溉用水的质量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绿色食品产地农田灌溉水参照地面水质标准进行修订,其限值在地表水标准ⅲ类至ⅳ类之内。这些限值,经各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数据验证合理。3、渔业水质标准和畜禽饲养用水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l1607—89)是保护渔业生产的最低要求。绿色食品的渔业水质标准应比一般要求严格。为了防止和控制渔业水质的污染,保证鱼、虾、贝、藻类正常生长、繁殖和水产品的质量,经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数据验证,其限定值有些与gbll607-89一致(如汞、镉),有些严于gb11607-89(如铅、砷、铬)。畜禽饲养用水应按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因为,畜禽场人畜水源不可能分开,畜禽场供水系统容易受到污染,所以需要严格要求供水质量。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1995年7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限制值;二级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类健康的土壤质量限制值;三级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生长的土壤临界值。标准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水田、旱地和果园的不同,分别确定了土壤质量的限制值。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对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的专门研究,对重金属的土壤质量标准是根据以下程序确定的:①根据土壤元素背景值资料,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几何均值)高于一般土壤元素背景值(几何均值),如以农业土壤背景值的95%置信限计,会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范围。因此,对绿色食品生产来说,国家一级标准显得偏严,二级标准又显得偏松,故确定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在国家的一级与二级之间。②根据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数据库中的农业土壤元素背景值,按不同的耕作方法(旱地、水田)和不同的ph值,分别确定基准值。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baike.com.cn/content/3495544.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和用户投稿,本站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或内容有误,可联系本站删除修改。

相关推荐: